第215章 小澜星:我天又塌啦!

也难怪小澜星突然有这么个举动。

轩辕靖定下了明年春天开一次恩科,至于之后是三年一开,还是继续开恩科,得视具体情况而定。但这也就意味着,要吸纳新人入朝为官,最早也得等到明年春天了。

今年,朝廷还得从各处抽调旧有官员,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般,缝缝补补,先把眼前亟待解决的事情处理妥当。

缺人的状况已然严重到,轩辕靖都不得不放宽用人标准,现实的困境着实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处事原则。

小澜星表示要自己培养可用之人,挑选的都是些孩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她想做的事情就得一直拖到自己长大成人之后才能开始。

她并非没有条件去做,只是心里清楚自家亲爹正为缺人发愁。

可当前的进度实在太慢了。

特殊时期就得采用特殊的办法,所以小澜星打算刺激一下民间的那些人。别的暂且不说,先把真正能做事的人挖掘出来。

轩辕靖听完小姑娘的想法,陷入沉思,随后问道:“你选择张大牛,是因为他出身普通吗?”

小澜星用力地点点头,说道:“对呀!”

正因为张大牛只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民出身。到了张大牛这一代,虽说家里出了个当兵的,又有个与商业沾边的,但要是没什么意外,往后他们一家子还是会回归田地,继续当农民。

大燕如今人口最多的群体是什么?

是农民。

主要原因在于,大燕以农业作为主要经济支柱,实行租佣调制、两税法等赋税制度,这些制度主要依据土地和人口来征税。这就使得人们格外重视土地耕种,将土地视为生存的根本,进而稳固了庞大的农民群体数量。

再者,大燕目前城市的容纳能力有限,商业、手工业等行业规模较小,无法吸纳大量人口,城市居民数量远远少于农村的农民数量。

农民就一定比其他人愚笨吗?

当然不是。

人口基数大,自然有其好处。很多人并非脑子不聪明,只是缺少一个机会。

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一个开动脑筋的机会……

小澜星如今所求的,并非那些聪明绝顶、智谋超凡的人,她的要求其实很低——能干活、肯干活、会干活,并且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