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纷纷附和,开始讨论起对未来学习生活的担忧和期待。
“是啊,听说书院的夫子要求极为严格。”
“不知道同窗们好不好相处。”
“但咱们既然来了,就全力以赴吧。”
夜半时分,几人便在地上席地而睡。
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给他们盖上了一层银纱。
待到天际泛起鱼肚白,晨曦微露,众人又重新收拾行装,继续朝着县城的方向进发。
一路上,他们或谈笑风生,或相互鼓励,约莫走了两日,终于抵达县城。
几人脸上皆蒙着一层灰尘,衣衫也略显凌乱,但当他们踏入县城的那一刻,都不约而同地展露出笑容。
“咱们这就前往书院吧,正好能在书院安顿下来。”
宋怀玉与陆沉舟皆点头,随后一行人来到县城书院,见到了新来的夫子。
新来的夫子姓李,李夫子面容和蔼,眼神中透着睿智和威严。
他看着宋怀玉等人,脸上流露出满意的神情,这些人几乎都是在乡下中了童生的。
可以说,皆是不错的苗子。
“你们暂且在此安顿下来,稍后到学府听训。”
李夫子离开后,众人赶忙收拾一番,随即来到学府。
在此处,宋怀玉见到了来自各地的学子,他们形形色色,各不相同。
有的衣着华丽,有的朴素简约;有的自信满满,有的略显拘谨。
而在这里,宋怀玉也看到了陆景山,只是他没想到陆景山与陆沉舟并非一同前来。
陆景山冷着一张脸,站立在那里,旁人都不敢靠近,即便有人上前打招呼,自始至终他也只是冷淡地点点头,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宋怀玉心中不禁感慨,觉得这陆家人都颇为难以亲近。
“诸位皆是从五湖四海专程到此求学的学子,此处乃县城书院,更是你们提升学识之所。”
“此类话语我便不再多言,既然诸位皆来此学习,往后便是同窗,我期望大家日后能够和睦相处,在学业上若有不明之处,亦可相互探讨。”
“听闻今年来到县城求学之人,大多都是中了童生的,今年的人数相较往年要多出许多,老夫不禁慨叹,愈来愈多的人认为书中自有黄金屋,此乃甚佳之觉悟。”
李夫子说完这些话后,便制定了详尽的学习计划,将每日学子们需做之事皆一一划分清晰,学子们认真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