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眼下栽了跟头,大皇子一派,必然会快速扩大自己的朝堂势力。
思忖如何制衡时,他想起来,刚刚跟他父子缓和的林恒潇。
二皇子已经十七了,早就是可以参政的年龄。
比他年岁小的三皇子,都破格领事好几载了。
皇帝提出三皇子思过期间,大皇子事务加重,恐分身乏术。
宣二皇子上朝议事,从旁协助。
大皇子一派,风头正盛。
皇帝提出二皇子入朝时,众臣虽感意外,但也是情理之中。
依礼制,二皇子早该是亲王册封,入朝参政是早晚的事。
一个没有母族,没有任何倚傍的皇子,不足为惧。
何况也只是给大皇子做协助,摆在明面上的主次,从未有过的先例。
群臣猜测,这更彰显了大皇子,即将上位的尊崇。
所以,无人反对,反倒赞同。
大皇子早就认定,林恒潇是自己的跟班。
此次赈灾案,又是拯救自己派系的大功臣。
上朝听政也好,以后更方便指派他,为自己做事。
未出宫门的林恒潇,虽没有亲眼瞧见,今日朝堂的风起云涌,但早已料到事情的走向。
太监来宣读他入朝的圣旨时,他竟没有一丝惊讶意外。
散朝后,清风也已将情况一一回禀。
他知道大皇子根本不能一击即中。
但此次劫杀失败,三皇子的暗卫不说死伤殆尽,也折损大部分精锐。
又被禁足在宫内,限制外出。
眼下肯定急于保全自己的朝堂势能,想办法解除禁足。
想必暂时无暇分心,过来刺杀于我。
但等他回过神来,大皇子能做到那么周密的防范,一定是提前得到了风声。
到时候三皇子一定能联想到,此事与我脱不了干系。
我与三皇子的仇,算是结下了。
还是那种,不死不休的仇。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院子里的宫人们,都在为林恒潇庆贺。
觉得他们的主子,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终入朝堂,扬眉吐气了!
只有林恒潇自己想到三皇子的仇怨,脊背发凉!
半年,他只有半年,甚至更短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