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番外1 可不可以给我一个机会?

寻常巷陌 灵犀无翼 1225 字 11天前

有没有一种地方,因遍植桃花而动人心魄,亦因桃花被水汽氤氲,而激发画家的创作灵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门类。

曾仕明知道,至少永春纸织画是这样的。

从市区出发,开车不到一个半小时,便能来到永春县,可他要迈出这一步,却花了很长的时间。

时间,足够让人看清楚,想清楚,什么是念念不忘,什么是无可取代。

在即将到达永春之时,曾仕明看到路边站牌上写着“古之桃源欢迎您”七字,不由想起,永春曾有旧名,曰“桃源”。

每当春风吹醒桃花,水岸边那一片片嫣红,便被笼在薄雾之中,半隐半现。

雾中观花,朦胧不明,一如轻纱遮面的美人。世上之画,大多胜在纤毫毕现的美态,而刻意追求朦胧之美的画作,实在是少之又少。

照着导航,曾仕明很快寻到一处水岸,找地方停好车。做好心里建设之后,他才鼓起勇气,走进附近一条老巷,来到名为“永春徐氏纸织画”的作坊门口。

打眼望去,一个小徒弟,正专心致志地裁切细长的纸丝,那刀极为锋利,画作在小徒弟娴熟的操作下,很快被切成宽仅2毫米、头尾接续不断的细长纸丝。

曾仕明知道,这是在制作纸织画的经线。切好之后,手艺人还要用宣纸,切出一样宽窄的纸丝,来作纬线。

这些功夫极细致,不容一丝闪失,曾仕明生怕打扰到那位学徒,只能放低呼吸,伫在门口等待。

目光也在作坊里细细打量。

现在他所在的,是外间,帷幕之后,不知还有几许深几重屋。

一幅潇洒的行书落入眼帘。上书:何物离披最可人,纸间经纬别有因。阿谁巧作维摩手,就里挥毫称绝伦。远山一角都人妙,烘云托月景偏。

字体很是熟悉,看得曾仕明心中一跳。再一看落款,果然,是出自谭清清之手。

曾仕明正心旌摇曳,身后突然被人一拍,惊得他打了个哆嗦。

回头一看,竟是徐泽老师。

曾仕明正要招呼他,但又想起学徒还在裁切纸丝,便微笑着对徐泽点头,压低声线:“徐老师。”

“我记得你,你是曾总吧?你是来找清清的?”

曾仕明点点头,心里无端揪紧。

徐泽也看出他惴惴不安的情绪,只呵呵一笑:“挺好的,跟我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