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注定是充满“仪式感”的。
这或许是因为人们在短短的一生当中,仅有一次能成为婚礼主角的机会。
但其实,婚礼所代表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单论轻重和高低。它的仪式感,它给新人们带去的情绪力量,更多地还是源于其本身的“仪式性”——指成为一个里程碑,经过这个被众人所见证着的时节,人生便迈入到了另一个新的阶段。
也可以说,参加一场婚礼,足以让人改变自己看待生活的角度。
当然,这里指的...也不止是“场上场下”或“主角与否”。
随着科技与文化的同步,还有新一代年轻人的观念进步,人们对于「婚礼」这一概念也逐渐从刻板印象中解放,不再因为习俗或偏见而对婚礼的形式有过多的苛求。
在包容与理解的前提下,创意与需求得到了满足,各种元素的融合与增减使得青年人的婚礼焕发出了澎湃的活力,更是使其“仪式性”大大增加,逐渐成为更美好、更理想的一段回忆。
白烈与何星的闪婚尽管突然,但匆忙的时间并没有让他们完全放弃掉个中仪式的精致。
就比如说,对于说婚礼形式的选择,来参礼的宾客们一眼能就看得出来,这是经过他们多方面综合考虑过才决定出的最佳方案——
户外婚礼,地点是由酒店方提供的专用草地庭院。经过修整的草地与花圃整体印象是简约而清新的,它尽量去掉了繁重的背景环境因素,平和地凸出了院中婚礼场地的存在感,算是个有些取巧却又足够经典的“做减法”设计。
露天的选择不一定比传统的室内婚礼更好,但在参礼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户外的环境显然更能安抚住稍显焦躁的等待时间。而草地庭院这种本身自带有清和天然氛围的环境,也更符合新人的年岁或心态,不如说选择户外婚礼的新人一般都更具活力,这样的选择也意味着他们想把这份活力分享给参礼者。
正好,白烈与何星邀请过来的宾客大多都是相对年轻的单身人士,比起传统的室内酒席,这样比较新颖的婚礼形式反而更能调动起情绪的共鸣。
宴席的桌椅以及礼台的设置也没有选择较为传统的T台方阵,而是改为更亲近的半包围,弱化了礼台的存在感,强化了亲朋团聚的整体氛围感,也很适合这种以“朋友”为主要参礼者的婚礼。
另外,用于遮光挡风的白色半透明帆棚也很精髓,不仅巧妙地中和了午后阳光的高亮,封顶的设计更是划出了“婚礼”与“庭院”的界限,不至于让草地的翠绿遮去太多婚礼的仪式感。
融,又不完全融,半空中的界限分割营造出了一定的阵营与归属感,身处其中会有种“透明室内”感,能让宾客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回到仪式本身。
再进一步地看,这些巧妙的细节成功地将婚礼本来的偏西式风格柔化,令“简约”的第一印象超越了对风格倾向的纯粹判断,这样的形式能够让所有宾客都能轻松接受。
“真不错,这户外的婚礼竟比我想象地要更有气氛一些。”段鸿在入座后也逐渐适应了婚礼环境的不同,在多番观察下发出了赞许。老所长今天在百忙之中抽出了空,前来参加这位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小友的婚礼。
“是所长你太落伍了啦,都什么年代了,现在早就不流行在大酒楼里炫富似的摆酒肉宴席啦!现在的婚礼,果然还是‘仪式感’更重要吧,毕竟都是年轻人?”坐在老所长旁边的凌海桃磕着瓜子吐槽道,语气颇像是嫌弃爷爷老套的小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