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二国重新订立和约。
和约略曰:第一、大燕国与大冀国仍为翁婿之国;第二两国皆不得与第三国勾结,图谋对方;第三、交换战俘;第四、双方撤军;第五、互尊帝号;第六、战时,两国互通情报,相互援助。
第二日,董慈为了防备撤军途中遭到大燕袭击,特令李为善、董昭等猛将殿后,大军缓缓而退,退入冀州境内。
军人报告:“并州公孙忠送来国书一封!”
董慈令:“念!”
军汉念道:“大冀国皇兄御览:昔日朕与陛下同盟,惹人嫉妒。因此,小人挑拨,令朕与陛下反目,后,朕反悔,故而,只以五千老弱病残之兵,叩关攻击,实欲与陛下重修旧好矣。望陛下熟思之。”
董慈听了,问众将道:“诸位有何高见?”
李为善道:“情报显示:公孙忠果然只用五千老兵,在边县一带转悠转悠就撤了。”
董慈道:“公孙忠老谋深算!不过,倘若他倾国之兵来攻。我国危矣!”
令:“书记官!回书公孙忠,准予再定盟约。”
书记官领令,草书国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