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方振华来说,他感谢八路军里众多老大哥的心意,就是方式和过程实在是一言难尽。
不过此刻,也不允许他考虑这些问题。
如果说昨天发生在黑风寨的战斗只是被动应对的话,今晚才是纵队作战计划的第一环。
10点钟,方振华就让郑满仓带着特战3中队和骑兵连出发了。
毕竟他们不可能大大咧咧从鬼子营地穿过,需要翻山越岭找到地道的入口。
而且还是步行。
即便骑兵连借给特战1、2中队100匹马以后还有剩余,也暂时只能寄存在770团。
这就不是骑兵能打的仗,他们是去做搬运工的。
看着近300人的队伍像一条黑龙消失在夜色里,连一向沉稳的方振华都默默在心里祈祷:一定要成功啊。
今晚将决定了后续的计划能否执行下去。
晚上1点多,3个小时的跋涉,队伍终于到达了泊里村侧面山岭中的地道口。
直线距离几公里的山路,足足走了3个多小时,战士们也不记得在黑漆漆的树林里摔了多少次了。
一路过来,远远的看着山下,全是平地,一个师团的鬼子营地里星星点点的火光。
武三魁第一个把地道口的伪装去掉,打开盖子跳了下去。
借着蒙着灰布的手电,他一直向前摸索了50多米,才点燃了带来的第一支火把。
火光之下,地道的样貌全部呈现了出来,他不由得感慨。
人民的力量真的无比巨大。
这地道,修的比他人还高一个头,横向可以走将近3个人,绝对的地下宫殿。
侧面的墙壁上,居然还每隔一段距离用树杈钉了一个放火把的架子。
武三魁已经不知道第几次被方振华的奇思妙想惊到了。
不过时间紧迫,也容不得他在心里拍一下司令员马屁。
继续前行,一路走一路点燃后面战士传递过来的火把。
他在心里按着火把的数量默默地估算,不知不觉已经走出了1里多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样的大工程,方振华居然组织民兵干了二、三十个。
走着走着,前面就是尽头了,地道向左一个拐弯,面前居然还吊着一个布帘子。
武三魁知道,根据地图,这是到地道出口了。
布帘子是挡住火把的光线的,免得从地道口漏出去。
他小心地挑起布帘,走过去再次点燃一支火把。
十几米外,那个突然隆起的土台子上,用无数根粗壮的树干顶起的一定是地道口了。
他走上了土台子,这高度只能蹲着了。
小心地托住了头顶上的木板,让战士把树干一根根地拔掉。
“噗”随着顶上木盖子的移开,成片的泥土落下。
这是和最上面的盖子之间的泥土层。
方振华设计的地道口是两层盖板的,中间隔了半米的泥土。
这是为了鬼子走上去不会出现空洞的声音或感觉,而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