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一次的情况有所不同。
在老鹰飞行员选择弹射的时候,李治和程少龙距这架Y-50的距离,其实还是比较远的。
至少依靠肉眼是看不到的。
之所以会选择主动启动飞弹的自毁程序,也不是靠眼睛看到了,或者是自己的猜测。
而是在飞行员弹射之后,飞机的整体结构发生重大改变,使得飞机无法再保持雷达隐身的能力。
并且飞行员和带着他逃生的飞行座椅,也会作为一个新的反射源,被雷达给捕捉到。
此时的Y-50,自然也就被各个雷达给探测到。
在雷达屏幕上出现对方的两个身影的时候,李治和程少龙,果断的判断出了,对方已经弹射。
但是目标没有消失,就证明飞弹还没能击中对方。
所以两人当机立断,直接启动了之前发射的飞弹上的自毁程序。
两人并没有把握保证那架Y-50的完整性,甚至不确定飞弹在自毁之前,会不会就已经到达了自动起爆的最小距离。
也许在飞弹火暴炸的时候,就已经对这架Y-50造成比较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