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这才是大片

就这几句台词,已经把观众震撼到,这才是他们想看的护国大将军。

护国将军就是要与国家共存亡,这可太有共鸣了。

宋王忧伤询问一声:“汝恨寡人否?”

闻言,白影不再霸气,语气变得柔和:“王上,汝为宋国万千百姓谋求一条生路,吾安能生恨汝?

只怨宋国弱,王上欲护子民周全,降秦已是上上策。

然,吾不能降,宋国虽弱,骨气尚存。

吾若不战而降,秦君自当以为大宋子民好欺,他日必把宋民当奴仆使唤。

吾拼死一战,让秦君知晓大宋子民骨气尚存,使其不敢欺压太甚。

王上,此乃云清最后能为大宋做的最后一件事,还望王上谅解。”

宋王眼含热泪:“将军之大义,我大宋子民必当铭记千秋,请受寡人一拜。”

说完宋王对着赵武鞠躬。

“王上,使不得。”赵武连忙扶起宋王。

短短一幕,观众就已经看出两部电影的差距。

历史说宋王跟赵武情深义重,这才是真正演出来情深义重。

宋王为了百姓活命,只能投降。

而赵武同样是为了大宋的百姓活的更好而死战,让秦国知道宋国的子民也是有骨气的,不能欺压太过,不然必定反弹。

这就是赵武死战的意义,也是赵武为宋王和宋国做的最后一件事。

电影接下来的画面就是秦将派人再去劝赵武,因为赵武重情重义,是个难得的将才,秦国大将十分怜惜。

赵武若为大秦所用,他日必当成为大秦军队的左膀右臂。

然而秦国大将收到的答复就是赵武跟宋王说的那句话,他是宋国的护国将军,国在人在,国亡人亡。

秦国大将肃然起敬,他更加佩服赵武的为人,护国者,当应如此。

接下来的剧情就是宋王带人出来投降,愿意为国死战的留在城里。

第二天,两国开始准备交战,秦国十万将士把城围住,但是没有进攻。

秦国军队将军穿铠甲,前面的陷阵士穿铠甲,后面的弓箭手并没有穿铠甲。

而且这些铠甲都是张雨墨根据历史文物做出来的,让人看起来很真实。

宋军这边绝大部分士兵没有铠甲,衣服都是破破烂烂的,他们手中很多武器出现缺口。

两军一对比,贫富差距就出来了。

这画面立马体现出来宋国有多弱,也能理解宋王为什么要投降了。

两军开战,秦军吹起攻城号角,士兵推着云梯缓慢前进。

秦军整整齐齐跟在后面,靠近城池,长戟整齐往地上敲击,长剑拍打在盾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