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四海清平(完)

当家小祖宗 忘川轻雨 2273 字 1个月前

手臂上的印记还在。

她也放下心来。

只要空间还在,她就多了一份保障,这份保障一定会让她在这个时代过得更好。

……

几天后,叶欣染和萧淮安重新启程,准备去江陵地区看一看。

陆长卿巴巴的看着两人:“姐姐,姐夫,我这个车子还要做一段时间,就不跟你们一起走了。”

叶欣染点头:“车夫我已经嘱咐过了,等你们完成手头要做的东西,就直接启程回京城,那个时候我们也差不多要回去了。”

“好!”

陆长卿和陈衍乖乖点头。

这次出门他们也学了不少东西,自己上路已经没有任何问题。

几天后,萧淮安和叶欣染出现在通往江陵的管道之上。

这一路山青水秀,美不胜收。

二人除了游山玩水,倒也发现了另外一件事情。

原来长安说到做到,已经开始调派人手,在修建江南一带通往京城的道路了。

萧淮安下车打听,干活的很多都是来自各地的流民。

他们对现在的活计很是满意,每天只要干满四个时辰的活,就能换回来一顿饱饭,不光有粥,还有馒头和咸菜,比他们四处流浪乞讨吃的好上很多。

“官爷和我们说了,只要我们好好干活修路,以后有活还是会先叫我们,要是不想跟着去别的地方的,这里的县衙还能给发文书,以后我们就是这里的百姓了。”

小主,

说这话的人,眼睛里满是骄傲。

他们终于不是被人瞧不起的流民了,从此以后,也是堂堂正正的大梁百姓。

“长安这个法子很不错。”

马车上,萧淮安和叶欣染感慨。

“刚开始以为推广起来会比较困难,花费比较大,可这样算下来,要比施粥救济合算许多。”

叶欣染放下车窗的帘子,回头看向萧淮安,“都是大梁的百姓,他们本来也应该过上安定的生活。

就像治水一样,堵不如疏,百姓的要求向来简单,只要能吃饱喝足,有安定的住所,又有哪个想要造反闹事。”

萧淮安认真的看着眼前的人,“时至今日,我始终认为,遇到你是我最幸运的一件事,也是大梁最幸运的一件事,若不是你,长安哪里会有这么多新奇的点子。”

叶欣染摇摇头,“是长安自己有悟性,是个做好皇帝的料。”

……

两个月后,两人回到京中。

彼时陆长卿和陈衍也早就从北疆返回。

他们做的自行车在北疆很受欢迎,赵云试骑过后,立即召集城中的铁匠和木匠,照着这个样式,做出一批供百姓使用。

陆长卿也没闲着,回到京城后又开始研究收割的机器。

“这次出门,我发现很多地方地广人稀,要是能有辅助收割的机器,还能增加一下产量。”

陆长卿有陈衍帮忙,画图纸和研究细节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叶欣染也会在他们有需求的时候适时帮忙。

长安还是像原来那样每天都有新的点子。

最近内阁大学士又增加了不少人,就是为了将皇上的想法记录下来,再派人去研究这些方法的可行性。

瑞王最近倒是清闲了不少。

一个是很多事情走上正轨,他不需要事事操心。

还有一个,就是他已经摸清了长安的脾气。

但凡长安不打招呼在早朝突然提出的想法,那肯定是他深思熟虑后,一定想要达成的。

如果是长安私下和大臣们商量的,那就是他自己还没想好,需要内阁的大臣们去研究。

君臣之间磨合好后,一切就有了章法,瑞王也终于不用每天都提心吊胆的过日子了。

不过萧淮安和叶欣染两人像是对出游这件事上了瘾。

时不时的就会找借口离开京城,半年下来,倒是有五个月都不在京中。

好在叶欣染始终惦记着秋收的事情。

十月份,她特意从老远的冀州赶回京城,带着大家将玉米收入仓中。

今年的玉米产量很高,叶欣染让庄子上的人将颗粒饱满的玉米全部挑选出来晒干留作种子,其余的便磨成了面粉和碴子,让庄子上的人第一次吃到了玉米煮的粥和贴的饼。

“明年开始,玉米要大范围的推广,特别是一些不适合种水稻的地方,用玉米代替原本的高粱,百姓们的仓里的粮食就又能多上不少。”

叶欣染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瑞王。

瑞王看着一穗穗玉米,深知这种新的粮食将会给百姓的生活带来多么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