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郭嘉送来的人肉

陈俊楠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他沉声说道:“我只需掌握一式足以保命的绝技,即便是数月的刻苦修炼,又有何惧?我必将全力以赴,直至掌握这门神技。”

张辽轻叹一声,声音中透露出几分无奈与深沉:“既如此,我确实藏有一招绝命之技。昔日于汉中之地,家父曾特地为我打造一柄精致软剑,名为‘青蟒剑’。此剑法非同小可,既是逃生的秘术,又是杀敌的绝技。青蟒剑法以退为进,出其不意,这剑法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内含乾坤,既能作为脱身逃命的绝妙后招,又能化作一招攻其不备的凌厉剑势。若是在生死攸关之际,敌人使出致命一击,这青蟒剑便有可能反败为胜,化险为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俊楠立即说道:“请张辽将军教我这一式保命剑法”。

夜色渐深,密林中的风声似乎更加低沉,仿佛有无数冤魂在低声嘶吼。陈俊楠站在林间空地上,望着眼前这位传说中的护龙将军张辽,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渴望。他知道,这次机会对他来说无比珍贵。

张辽的身影突然在空中一顿,紧接着,一道黑影从腰间飞出,化作一道流光,直射向陈俊楠。陈俊楠眼神一凝,只见那是一柄精致的腰带软剑,剑身流转着淡淡的蓝光,仿佛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

他伸手一抓,软剑入手,顿时感觉一股温润的力量从剑身传来,与他体内的真气相呼应。

陈俊楠低头凝视着手中的软剑,心中涌动着难以言表的喜爱与痴迷。剑身柔韧而灵动,仿佛与他心意相通,每一次轻抚都让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亲近与愉悦。这不仅仅是一把武器,更是他灵魂的延伸,是他情感的寄托。在这剑的陪伴下,陈俊楠仿佛能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让他在未知的江湖路上更加坚定与自信。

张辽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他沉声低语:“青蟒剑,其精义尽在这一式之中——青蟒出洞。”他的声音虽轻,却仿佛穿透了夜色的尘埃,回响在空旷的武场之上。

这式剑法,简单至极,却又深不可测。正如那潜伏在暗处的青蟒,一旦出洞,便是雷霆万钧之势,无可阻挡。张辽的身形随着剑意的涌动而轻轻摇曳,仿佛与周围的天地融为一体。他的剑,便是那出洞的青蟒,凌厉、迅猛,却又带着几分神秘与深邃。

这一刻,剑与人,人与天地,似乎都在这简单的一式中找到了共鸣。张辽的剑法,不仅仅是剑法,更是他内心世界的写照。他的眼神坚定而深邃,仿佛能够洞穿一切虚妄,直达本质。

这式“青蟒出洞”,既是张辽剑道的巅峰体现,也是他对武道精神的独特理解。在这一式中,他找到了自己与天地、与剑的紧密联系,也找到了自己的道。

陈俊楠如痴如醉地凝视着,口中不住地发出由衷的赞叹。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瞬间,都仿佛在他的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引发无尽的遐想。他的眼中闪烁着欣赏与钦佩的光芒,仿佛看到了前所未见的珍宝,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次日早朝,陈俊楠上了一道奏折,力荐窦机这位才华横溢的英才。他在奏折中写道,窦机才智过人,实乃国家栋梁之材,应委以重任。但他同时也建议,鉴于窦机初入官场,应从基层做起,可任命其为侍郎,负责综合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以积累经验,逐步提拔。

刘宏阅罢奏折,心中暗自赞许陈俊楠的识人之明和用人之策。刘宏确实在内心对窦家有亏纠感。第一时间就准了陈俊楠的折子。

窦家因远亲遭遇残忍杀害而沉浸在悲痛之中,他们决心揭开这起血案的真相。然而,窦机能意外地被朝廷录用为官员,给窦家带来了一丝喜悦。他初入朝堂便担任侍郎,显然比同龄人的起点要高得多。

窦武,这位历经沧桑的老臣,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丝阴谋的气息。陈俊楠的突然推荐,让窦武不禁怀疑这与窦家三口人的死有关。然而,陈俊楠的举荐又如此明目张胆,仿佛是在向窦家表明,此事与他无关。

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窦家的命运将会如何演变?窦机能能否查清真相,为亲人复仇?一场政治与权谋的较量即将展开,而窦家将在这场风暴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曹操与郭嘉密谈之际,提及朝中局势,忧心忡忡。

“陈俊楠、王允、窦武三人,已成朝中三大势力之首,各自背后均有皇子为靠。而我们,虽有心逐鹿,却无皇子为援,势力微薄,实是棘手。”曹操眉头紧锁,声音低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