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自己的女儿并没有对沐行之有什么“非分之想”后,杨氏和苏广福的态度马上轻松了下来。

用他们的话说,“沐先生那样的读书人,是官家娘子也娶得的,咱们农门小户,不求破天富贵,能小富即安,稳当过日子才是正理”。

其实苏广福和杨氏倒不是看出来沐行之来历不凡,而是单纯认为读书人高人一等,读书人无所不能。哪怕对方不良于行,也不是一般人能比。

不过这倒是阴差阳错同苏青鸾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没有了爹娘紧张兮兮地念叨,苏青鸾终于可以继续大大方方去沐行之那里商量合约的事情。

双方都是诚心想要合作,于是合约的大致方向很快敲定。苏青鸾又去请了专于此道的文书先生做第三方见证,同沐行之逐一敲定细节。

当然,作为这次合作的甲方,苏青鸾并没有因为这次乙方是自己的朋友,就减少摧残对方的想法。

虽然不至于提出“五彩斑斓的黑”这种丧病要求,不过本着“精益求精,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放弃改进空间”的想法,她可算是使出浑身解数,压榨沐行之身上的艺术细胞。

于是这一段时间,白天苏青鸾便不再去下水摊子,而是专心忙果子酱的事情。她要不停地看沐行之给出的图样,然后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同时还要兼顾果酱的熬制、调味、放置。

另外为了搭配沐行之的设计图样,两人还要去找适合的容器做盛放果酱的器皿——从外形设计到材质要求,都是要仔细考虑的因素。

这段时间,苏青鸾越是同沐行之相处,越是觉得这个男人作为合作对象,简直是完美到有些可怕。

小主,

算上上辈子的经历,其实苏青鸾也是三教九流,同不少人打过交道。但是让她如此合心意,相处如此愉悦的,唯独沐行之一人而已。

他未必是从一开始同苏青鸾就想法趋同的人,相反,他们二人在设计方案上经常会有意见冲突的地方。

但是沐行之作为一个乙方,简直把“任劳任怨”,“高效高能”贯彻到了每一个细节上。

最开始,苏青鸾向沐行之传达整体设计风格的时候,很难用准确的本时代词汇去形容“小清新”这种感觉,于是沐行之干脆一次次调整配色,调整构图,让她选择风格更相近的图样,一次次进行调整。

这让苏青鸾想到上一世利用大数据训练人工智能绘画的软件。

但是沐行之不一样,他是活生生的人。甚至于,他没有可以借助的任何快速构图的软件,只能靠着笔墨一点点勾画。

而且,苏青鸾有时候的形容词不自觉会带上原本世界的习惯,比如“饱和度”“对比色”之类的用词,偏偏越是“大家习以为常”的词汇,想要解释给另外一个理解不了的人的时候,是最艰难的。

于是,苏青鸾不得不采用类比、找实物之类比较笨拙的方式,让沐行之明白她的意思。

然后她惊讶地发现,沐行之很快就将这些对他来说十分陌生的词汇熟练的应用了起来,甚至能够触类旁通,将很多其他苏青鸾不曾专门解释过的常用名词也理解透彻了。

这种可怕的学习速度,甚至让苏青鸾在恍惚之间产生了一种错觉,让她甚至以为自己在和一位同样是穿越而来的“老乡”聊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