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鸾眼见米汤锅底熬好了,招呼大家在外面点火架锅。而她自己则把下面灶膛里面的火熄灭,准备把这一锅汤底转移到外面的火锅里面。
这一锅汤底实在是有些太过于笨重,而且她为防万一,把家里面最大号一只瓦罐给搬了出来。
没想到一点点往里面添水的时候没发现,整只瓦罐拎起来居然这么沉!以她现在干巴巴的小体格,居然拎不动!
苏青鸾使了两次,没有再做无谓的第三次努力——她小小年纪,犯不着和自己的腰过不去,落下一个腰间盘突出的毛病。
虽然这个时代也有“正骨”这门技术,而且据说很牛,但是也据说很遭罪——苏青鸾才不想多受那个罪。
苏青鸾决定把搬锅子这项光荣而伟大的任务交给她亲爹。
事实上成年男性——尤其是长年劳动身体机能十分发达的成年男性的力气不是十三四岁小丫头能比得上的。在苏青鸾看来仿佛磐石一般沉重的瓦罐,苏广福似乎没有花什么力气就拎起来。
苏青鸾跟在苏广福身后屁颠儿屁颠儿出来一看就乐了:她算是明白,为什么方才杨氏不怕大冷天在院子里吃火锅了。
院子中间支起炉子的地方,赫然竖立着一扇巨大的屏风,目测差不多有个两米左右的高度。
这屏风已经有些年头,上面绘制的花纹已经褪色相当严重,只是依稀能看出是仙鹤凌云。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屏风一共有七折,可以来回任意角度地弯曲,所以杨氏就把这一扇屏风弯折成了一个半包围的结构,几乎是把炉子围挡在正中间。
今天的风虽然不小,不过方向比较固定,一直都是西北风,所以只要找准了角度,冷风就不会被灌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