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夜叉国 、小髻 、西僧

又过了三年,孩子们都能走路了。徐姓商人就教他们说人话,孩子们渐渐能开口说话,虽然声音还带着些稚嫩的叽叽喳喳,但已经有了人的气息。虽然他们还是孩童,却能在山里奔跑如走平地。和徐姓商人之间,也有着深厚的父子情谊。

一天,徐姓商人的妻子带着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出去,半天都没回来。这时北风猛烈地刮起来,徐姓商人心中涌起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他带着另一个儿子来到海岸边,发现原来的船还在,便打算和儿子一起回家。儿子想要告知母亲,徐姓商人制止了他。父子二人登上船,经过一昼夜的航行,回到了交州。

回到家后,徐姓商人发现自己的妻子已经改嫁。他拿出两颗明珠去售卖,得到了上万两银子,家境变得十分殷实。他给儿子取名叫彪,彪十四五岁时,就能举起很重的东西,性格粗野莽撞,喜欢争斗。交州的统帅见到他后,觉得他很奇特,便任命他为千总。正赶上边境发生战乱,徐彪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立下不少战功。十八岁时,他就升任为副将。

当时有一个商人出海航行,同样遭遇大风,被吹到了卧眉山。他刚登上岸,就看见一个少年,不禁大吃一惊。少年知道他是中国人,便询问他的家乡所在。商人如实相告。少年拉着他走进幽谷中的一个小石洞,洞外长满了荆棘,少年还叮嘱他不要出去。

少年离开一会儿后,带着鹿肉回来给商人吃。他自己说:“我父亲也是交州人。”商人询问之下,得知他父亲就是徐姓商人,商人在外地经商时曾结识过徐姓商人。于是商人说:“他是我的老朋友。如今他的儿子已经做了副将。”少年不明白“副将”是什么意思,商人说:“这是中国的官职名称。”少年又问:“怎么做官呢?”商人说:“出门有车马随从,回到家有高大的厅堂;只要上级一声呼喊,下级就会纷纷响应;见到的人都要斜着眼睛看,侧着脚站:这就是做官。”少年听后十分心动。

商人说:“既然你父亲在交州,你为什么长久地滞留在这里呢?”少年把自己的情况告诉了商人。商人劝他回到南方,少年说:“我也常常有这个想法。但我母亲不是中国人,长相和语言都很不一样,要是被同类发现,一定会遭到残害,所以我一直犹豫不决。”说完他走出洞,说:“等北风刮起来的时候,我来送你启程。麻烦你到了我父亲和兄长那里,给我带个消息。”

商人躲在洞里将近半年。他时常透过荆棘向外窥探,看见山中总有夜叉来来往往,心里十分害怕,丝毫不敢乱动。一天,北风呼呼地刮起来,少年突然来了,拉着他急忙逃窜,并叮嘱道:“我说的话可别忘了。”商人答应了。少年又把肉放在石桌上,商人这才踏上归程。

商人径直抵达交州,来到副将府,详细讲述了他在卧眉山的所见所闻。徐彪听后十分悲痛,想要前去寻找亲人。他的父亲顾虑大海是妖物聚集的地方,危险重重,难以涉足,极力劝阻他。徐彪捶胸痛哭,父亲也无法阻止。

于是徐彪将此事告知交州统帅,带着两名士兵出海。逆风阻碍着船只前行,他们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颠簸了半个月。放眼望去,四周无边无际,近在咫尺的地方都雾气弥漫,让人辨不清南北方向。忽然,涌起的波涛连接天际,船只被掀翻,徐彪落入海中,随着海浪起伏。

过了许久,徐彪被一个东西拖拽着,来到一个有房屋的地方。他定睛一看,那东西的模样像夜叉。徐彪便用夜叉的语言与它交流,夜叉惊讶地询问他,徐彪便把自己的来意告诉了它。夜叉高兴地说:“卧眉山是我的故乡。多有冒犯,还请恕罪!您已经偏离原来的路线八千里了,这里再往前是毒龙国,去卧眉山可不是这条路。”于是,夜叉找来船只送徐彪。

夜叉在水中推着船前行,速度快如箭矢,转瞬之间就能行出千里。过了一夜,便抵达了北岸。徐彪看到一个少年在岸边临水眺望。他知道这山中没有人类,怀疑是自己的弟弟,走近一看,果然是弟弟。兄弟俩于是紧握着手痛哭起来。

之后,徐彪询问母亲和妹妹的情况,弟弟说他们都平安健康。徐彪想要和弟弟一起去看望他们,弟弟制止了他,然后匆匆离去。徐彪回身想要感谢夜叉,却发现它已经离开了。

母亲说:“我担心回去会被人欺负。”徐彪说:“儿子在中国非常荣华富贵,没人敢欺负我们。”回家的主意已定,只是苦于逆风难以渡海。母子俩正焦急彷徨的时候,忽然看见船帆向南飘动,发出瑟瑟的声响。徐彪高兴地说:“这是上天在帮我啊!”于是,他们相继登上船,船在波涛中如离弦之箭般飞驰,三天后就抵达了岸边。见到他们的人都吓得赶忙跑开,徐彪从自己的衣物中拿出一部分,分给母亲、弟弟和妹妹。

回到家后,母夜叉看见丈夫就怒骂起来,埋怨他事先不商量就做决定,徐姓商人赶忙不停地谢罪。家里的仆人来拜见主母,个个吓得浑身发抖。徐彪劝母亲学说汉语,穿上华丽的衣服,享用精美的食物,母夜叉这才十分欣慰。妹妹和母亲都穿着男儿装,类似满族服饰的样式。几个月后,母亲和妹妹渐渐能说些汉语了,弟弟妹妹的皮肤也逐渐变得白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