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直接来到了外甥女的卧室,只见外甥女穿着华丽的妆容,微笑着迎接。书生问:“你什么时候出嫁的?”朱生说:“已经三天了。”书生于是拿出之前朱生送的珠子,为外甥女增添嫁妆,外甥女推辞了三次才接受。她对书生说:“我把舅舅的意思告诉了公孙老夫人,老夫人非常高兴。只是说她年老体衰,没有其他骨肉亲人,不想让九娘远嫁,希望今晚舅舅能到她家入赘。她家没有男子,你可以和朱郎一起去。”朱生于是带着书生前往。
小主,
快到村子尽头时,看到一处宅院的门开着,两人走进厅堂。不一会儿,有人禀报:“老夫人到。”有两个丫鬟搀扶着老妇人走上台阶。书生想要行礼,老夫人说:“我年老体衰,不能行礼了,就不拘泥于礼数了。”她指挥着丫鬟,摆上酒席,举行宴会。朱生叫来家人,另外拿出菜肴,摆放在书生面前,还单独准备了一壶酒,为书生斟酒。宴席上的菜肴,和人间的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主人自己吃喝,并不劝书生多吃。
不久,宴席结束,朱生回家。丫鬟引导书生离开,走进一间屋子,只见九娘在华丽的烛光下静静地等待着。两人相遇,情意绵绵,尽情享受着欢乐与亲昵。
原来,九娘和她的母亲,原本是被押解到都城的。到了郡里,母亲不堪困苦而死,九娘也自杀身亡。两人在枕上追述往事,九娘哽咽着,难以入眠。她随口吟诵了两首绝句:
“昔日罗裳化作尘,空将业果恨前身。十年露冷枫林月,此夜初逢画阁春。”
“白杨风雨绕孤坟,谁想阳台更作云?忽启缕金箱里看,血腥犹染旧罗裙。”
天快亮的时候,九娘催促书生说:“你应该赶紧离开,不要惊动了仆人。”从这以后,书生白天来,晚上走,对九娘非常宠爱。
一天晚上,书生问九娘:“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字?”九娘说:“莱霞里。村里大多是栖霞、莱阳两地的新鬼,所以取了这个名字。”书生听后,不禁叹息。九娘悲伤地说:“我这千里漂泊的柔弱魂魄,如同蓬草一般四处游荡,没有归宿,母子二人孤苦伶仃,说起来实在是令人悲痛。希望你念在我们一夜的恩义,把我的尸骨收回去,葬在你家墓地旁边,让我百世都能有所依靠,这样我死了也能安息。”书生答应了她。九娘说:“人鬼殊途,你也不适合在这里久留。”于是把一双罗袜赠送给书生,流着泪催促他离开。书生悲伤地走出来,心情悲痛,若有所失,心中惆怅,不忍心回去,于是顺路去敲朱生家的门。朱生光着脚出来迎接,外甥女也起身,她的头发蓬松,惊讶地前来询问情况。书生惆怅了很久,才说出九娘的话。外甥女说:“舅妈没说,我也日夜想着这件事。这里不是人间,长久居住确实不合适。”于是两人相对而泣。书生也含着眼泪告别。他回到住处,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直到天亮。
书生想要寻找九娘的坟墓,却忘了问坟墓的标志。等到晚上再去的时候,只见千万座坟墓密密麻麻,迷失在一片荒草丛生的地方,四处都是鬼火闪烁,狐狸鸣叫,景象令人心惊胆战。书生惊恐地回到住处,心情沮丧,漫无目的地游荡着,然后掉转马头向东走去。
走了一里多,远远地看见一个女郎,独自在坟墓间行走,她的神情姿态,非常像九娘。书生挥鞭靠近一看,果然是九娘。他下马想要和她说话,九娘却径直跑开,好像不认识他一样。书生再逼近,九娘满脸怒气,举起袖子遮住自己的脸。书生急忙呼喊九娘,九娘却突然消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