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情随心动

医路花开 舍予 406 字 9天前

诚然,李艾芸很能撑、很能熬,但毕竟只是一个二十多岁、初入社会的女孩子,她也有自己的困惑、无奈和疲惫。

刚到摩洛哥的日子里,外部形势紧张,内部支援有限,她在人前保持积极乐观,可独自在屋时,也有过抱膝流泪、发泄情绪的时候。一直孤立无援且精神紧绷的她,这一刻,终于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力量。

与季长卿的第一面,李艾芸最大的感受是——安心。

此后,这份安心,更是渗透到了工作和生活的点滴中。

季长卿当时刚三十岁,年纪轻轻却已是副主任医师,专业能力很强,为人却十分谦逊,作为分队的“新人”,他毫无架子,更没因为自己职称更高而盛气凌人,总是虚心向李艾芸请教,了解分队工作开展情况。陪李艾芸一起问诊病人时,经常站在她侧后方,在病人面前十分维护她的权威,甚至有种小助手的既视感。

不过,私下沟通时,他却总能在风趣的交谈中,温和地提出一些诊疗建议,比如配伍取穴、行针顺序、施针角度与力度等,用一种让人最舒服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帮助李艾芸精进技术。

渐渐地,李艾芸习惯了这种安心,并逐渐从心理上,开始依赖这位亦师亦友、平易近人的前辈。

生活中,因为之前已经了解到针灸中心物资匮乏的情况,季长卿来时,携带了不少东西。有的是公家途径,用于改善医疗条件的设备;有的则是个人渠道,供分队成员改善生活的食品。

“季医生,您能来太好了,让我们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我这个岁数的人,很难馋肉,但这大半年,我真的是太想念猪肉了!”分队翻译无比感慨道。

在季长卿到来的第一个月,大家再度吃上了猪肉,哪怕因为总量有限,舍不得多吃,便冻在冰柜里,约定每周只吃一顿,但也比完全吃不上强太多。

“您客气!之前大家出发前,对这边了解不多,难免准备不充分,你们辛苦了!我能带的量也有限,后面,咱们还得继续克服困难。”

“已经很好了!您不愧是季院长的儿子,简直是我们的福星!”

闻言,季长卿微惊,因为他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