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俩火急火燎地连夜带着孩子去了上海。经过检查,医生确诊为早期肺腺癌。医院里得肺病的人 真多,凌晨就已经很多人在排队等着看病了。
他们家小孩才10岁,并不知道父母这么着急为什么。他们也不敢和孩子说她的疾病,只是告诉孩子,她可能得肺炎了。
小朋友也不懂,就只知道自己生病了,要在医院住院一阵子。医生和夫妻俩说,他们要尽快手术,这个手术不大,微创,看现在的情形,切一片肺叶就可以,还没有发生转移,也没有影响到周边的部位,还是比较幸运的。
夫妻俩担心极了,他们家族都没有人得过癌症,怎么会这样?这对夫妻一直在手术室门口等候,等到手术完成后,做了病理检查,确诊了腺癌。他们听了医生说,不需要化疗放疗,做完手术一周就可以出院,出院后三个月后再回来复诊,之后半年复诊一次,防止复发。
他们住了一周院就出院了,孩子就正常上学,不影响她上体育课什么的。他们当时给孩子买的那份终身重疾险,才交了四年保费,每年7700多元,没想到这次申请理赔,一下赔了50万。
住院医疗的费用也有医疗险报销了,补充了社保的不足。而且,他们当年买的那个重疾险里居然还有父母的陪护金,弥补父母的误工费,分六个月发放,每个月2万元。
这份温情的保险,让这对夫妻心里有了一丝暖意。他们不用过于担忧医疗费的问题,和之后孩子恢复期的问题。他们把理赔金存入给孩子买的教育金的万能账户里。如果未来万一不测,孩子复发或转移了,除了那份重疾险里的多次赔付的50万重疾金,他们还有一笔应急的现金流。
他们不久就回到了深圳,继续生活。这对夫妻很有保险意识,让林丽给他们家保单做下检视,看还要补充什么保障。
林丽经过检视保单后发现他们家小儿子重疾险不是终身保障的,建议补充上了终身重疾险,还给夫妻俩增加了100万定期寿险,对冲他们家庭责任最重的20年保障。他们家四个孩子,四个老人,一个经济支柱,家庭经济压力还是很大的,如果遇到风险,家庭的经济收入就岌岌可危了。
重疾发现早还是幸运的。可以更好地生活,不影响家人的生活品质。每次理赔,林丽都会对自己的职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敬畏之心。
她这几年疫情后理赔的客户逐渐多起来。在当年底,她又遇到了一起重疾理赔。这是个中学校长,前两年在朋友推荐下,在林丽这里投保了一份保十年的消费型的重疾险。她投保时是通过林丽分享的投保链接进去操作的。
当时林丽是通过亲戚认识了这个校长,她看得出这个校长其实并不了解保险,也不想了解,似乎很忙的样子,只是碍于介绍人的面子,就买点吧。
投保时,林丽在一旁帮她操作,在做到健康告知那项时候,就一个个问题问健康状况,她很敷衍地说他们学校每年都有体检,没有问题的。在林丽提到乳腺结节、乳腺增生这栏时,她就说有点乳腺增生。按照投保的规则,乳腺增生是可以通过审核的。
林丽就往下给她操作,这个保单属于福利性产品,可以通过扣她的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来完成投保。林丽就帮她操作下来了。
投保后,有几次林丽去他们学校给亲戚送节日礼物,在办公室遇到她,跟她打招呼,她好像很冷漠。不知道是不是认不出来林丽,还是她一直就是这样。林丽有她微信,但是她们很少说话,林丽时不时会给她微信点赞或评论,她反应也比较冷淡。
可能是不想和保险业务员走太近,怕被纠缠吧。林丽也能理解。到了2023年过年前,她突然给林丽打来电话,说她住院了。医生说可能是乳腺癌,问那个保险是否符合理赔标准?这把林丽也吓到了。
林丽安慰了她几句。过了几个月,林丽问她治疗情况怎样,没有回复。之后有天回复了说让找她老公,住院资料都在他那里。林丽顺势问她要她老公的联系方式,就这样加上了。
她老公回复还比较及时,林丽约好了去拿她的住院资料回来办理报销。这个校长的老公是一家电视台的副台长,可能年纪大了,快退休了吧,相对比较闲。
林丽去找他的时候是中午11点半这样,他已经准备去吃饭了。他把老婆的住院资料整理得平平整整,100多页的东西,他整理后放进一个文件袋,资料都很齐全。
林丽带着这些资料,回去帮她报销上传了资料的照片。由于重疾险理赔周期会长一些,大家都在耐心等待。一个月后,林丽接到了公司电话,称要对她和校长进行一个访谈。
访谈林丽的时候,他们部门正好在个酒店开会。访谈的工作人员赶到这里,用了半小时和林丽进行了第一次访谈。林丽很奇怪为什么还有这个流程。工作人员解释说她的这个客户的保单在投保不到两年内出险,公司也是想了解一下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天下午,工作人员去了校长那里进行了理赔访谈,特别问到她投保时,有没有乳腺增生或乳腺结节?这个校长说太久了,她不记得当时投保的现场的情形了。
又过了两天,理赔部联系了林丽,告诉她这个客户在2018年他们学校在医院体检的时候,就查出过乳腺结节2A级。2020年1月投保的时候,健康告知又提到关于乳腺结节2A级是不能投保的。当然她投保的是一款消费型网上投保的产品,没有地方填写过多的信息。
公司调查的工作人员在这个问题上问了校长好几个问题,比如她是否在投保前知道自己的病情?是否了解自己的体检报告?是否投保时就知道自己有乳腺结节?
这个校长一直说,自己非医学专业人士,她不知道这些。她只知道自己是有一些乳腺增生的。访谈人员的访谈工作记录说明客户并没有在投保时做健康告知,因为她不知道这个乳腺结节的问题意味着什么。
他们又做了一次调查问卷,这次保险公司派来了,他们的营业区经理,理赔员等一起。林丽和工作人员一起来的。她来之前,这位校长和她通过电话,问怎么说比较好。林丽说就照实说,校长和她说当时确实不清楚乳腺增生和乳腺结节的区别。
到了现场访谈时候,校长就按照这个说法说了。工作人员问她是否有去复查钼靶,她说没有,太忙没有去。工作人员接着问当时投保健康告知的那项怎么填写的,校长说她不记得了。
接着工作人员又问林丽是否有做健康告知,林丽说当时一条条读给客户确认的。工作人员问她有没有问客户有没有既往病史?有没有要求客户提供体检报告?
林丽其实当时有问,这个校长和办公室的其他几个老师说他们每年都有体检,没有问题的,体检报告在校医那里,她也不清楚。林丽想想,那时已经快月底了,自己也缺一件单。那就做了吧,她想这个险是福利险,和寿险不一样。没有那么严格的要求。
就是这种侥幸心理导致客户投保了,在两年内出险,被公司访谈了 三次。从校长办公室出来,访谈的工作人员、理赔部经理、区经理,她们三人在讨论,并和林丽说,这个理赔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拒赔,退回所交保费;第二种是通融赔,但是可能有人要背锅被处罚。
林丽说建议还是通融赔,因为人家都做了手术,切了一只乳房了,挺可怜的。这个校长老公还是做媒体的,如果不满意到时候难免会投诉什么的,有负面信息也不好。
区经理也帮着沟通,让通融赔这个保额15万,最多就扣业务员10分品质分,影响一年的晋升和评优,扣1500元。同时连带主任扣1000元,部门经理扣1500元。
当林丽和部门经理陈喜、主任方玲说了这个事情,他们俩都很抵触地说为什么扣分,这不是客户自己没告知吗?这种线上投保的产品,怎么能怪业务员?你已经提醒过客户了。
林丽心知自己也是有疏忽的,客户现在反口不承认也是希望能获得理赔。她觉得如果能因为这次理赔,之后获得客户加保或转介绍,也是不错的方案。客户资源还不错。部门经理表示理解,说扣吧,没事,这个事你就有点委屈,背了黑锅。
林丽同意了按通融理赔,她预计自己下一年可能也没有晋升的计划,现在晋升没有以前容易了。这个客户当天晚上就收到了15万理赔款,还是很感激。打电话来说会不会影响她职业生涯?林丽说能帮到才是重要的。
事后,林丽转而和介绍人她的亲戚,也是学校的老师说了这个事情,说自己被扣了钱和品质分才通融赔的。她知道这个亲戚是个大漏勺。果然这个亲戚很快就告诉了校长,校长那边就不好意思了。她的亲戚也说这个事情让她受委屈了。
这招是陈喜和理赔部经理给她出的主意,让客户明白这个钱不是平白无故获赔的,因为她本身投保时就隐瞒了病情,健康告知有瑕疵。
理赔部经理今天还说他们最近也遇到了一个棘手的理赔案件,那个客户老婆是被保人,投保了终身重疾险,50万保额,得的是子宫肌瘤多发性,摘了子宫,但这个不属于重疾。当时出的理赔函件说明了拒赔。结果家属不能理解,带了一帮七大姑八大姨到公司总部办公场所闹,现在公司还没有给出决定。
有的人说买保险能不能获得理赔是玄学,其实还是看理赔的事件和条款的要求是否符合。对于一些特殊的情形可能也会获得人性化通融。
过了一周后,校长突然约她晚饭,说她们几个老师聚餐,让她一起来。这天下午,林丽还专门跑去了欧苏丹的专柜买了几盒手霜礼盒,准备给她们作为小礼物。林丽的亲戚也会参加这个聚餐,林丽问她要准备什么吗?她说不用,这应该是校长觉得不好意思,请她吃饭。可能会给她介绍一些客户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去之前,校长微信里提醒不要和这几个老师提她获得理赔的事情。他们去的是一家吃脆脘的店。这五六个老师都是五十来岁的年纪,孩子大多在国外念书,有的去了欧洲,有的在美国,都是家境还不错的。
她们在吃饭快饱了的时候,亲戚还和林丽怂恿去介绍她们最近在卖的一款家庭版的住院医疗险。告诉其他老师说林丽是她表妹,在某头部保险公司是很优秀的客户经理。这几个老师都说不早点介绍,有的说买过重疾险了。林丽说没有关系,以后大家有保险相关问题都可以咨询我。
校长也在那里帮着推动,几个老师也拗不过面子,都主动加了林丽的微信,有四个老师当场就下单投保了,也是那种线上投保的产品。校长自己也给家人投保了。
这件事就告一段落了。过了几天,林丽给这个校长微信发了为她做的方案,她发生过重疾,建议她可以把理赔款存一份年金险,为未来不确定性存下来一笔钱。当然,林丽不好直接和她说万一重疾再次复发,她只是委婉说发生了重疾理赔后,很难再买到重疾险了,这个年金险未来可以提供持续的现金流应对不时之需。
但校长委婉告诉她,她先生是梅州人,勤俭持家,保费太高了,不能接受。她儿子还在国外读书,一年大概也要近百万的费用,压力很大。林丽明白她的意思,之后给她推荐了一款高额意外险,这个保费几千。校长爽快地说可以先签这个。她自己也在感慨,之前自己不懂保险,应该多买点就好,现在理赔款下来,感觉买少了。
她想给她老公买点,但是她老公就要退休了,快60岁了。林丽建议可以买点高额的住院医疗险,重疾险这个年龄段大多数产品都买不了。于是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无独有偶,这一年,林丽的客户除了这个校长外,还有三个重疾险理赔。她对保险的使命感又增强了,感觉责任很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