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祖习惯性摸摸宁墨的头,用手指简单在泥土地上画了几个方向和符号。
“阿墨你看,咱们西边就是辉山部落,他们部落以打猎为生,战斗力不小。”
“东边的叫东夷部落,他们靠水近,捞的鱼也多,有时候还有水菜,还有咸土。”
虽然阿祖介绍的和惯常的认知不同,但根据857的检测和宁墨的推测,东夷部落应该是临海,因此会捕捞一些海产品。
至于咸土,应该就是东夷人从海边收集的海盐了,只不过纯度不高,可能也不够纯净。
“北边叫毛熊部落,因为他们部落的图腾是毛熊,看着就吓人。”
“毛熊部落有甜甜的东西,但是可不好换,咱们也换不起。倒是柴禾啥的,都很好烧,可以换点。”
“南边还有好多小部落,他们的话和咱们不通,每次都是连猜带比划。他们有小粒粒一样的草种,煮了吃好吃,但也不好换...”
阿祖一番介绍下来,宁墨对于周边部落也有了大概的了解。
这年头各个部落之间距离不算近,都是过了很长时间才建立起联系。交通往来极为不便,因此这一年一度的丰收节也要花不少时间筹备。
光是赶路,就要花掉众人不少时间了。
为了公平起见,丰收节并不设置在某一个部落,以防这个部族仗势欺人,而是选了个离大家路程差不多的中间平原地带。
到了差不多的时候,各族族人就要带着自己部落的特产,走上了“对外贸易”之路,好换得生活必需品过冬。
由于各地气候环境都有所不同,因此换来的东西也很难在自家部落附近找到或是培养出来,因此丰收节也就这样一年一年办了下来。
“阿墨,这次要换,你换点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