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相辅而行,实为佳话……

一般政敌能有这么大能量吗?

庶吉士在陛下那儿想必也是挂过名的,陛下若不同意,能给他贬到那么偏远的地方吗?

付青云也不知道秦云何在想什么,只是继续道:“贺兄在边关熬了好几年,后来因为有功才被调离宣镇,后来慢慢才做到了南平县的县丞。

可惜在县丞任上,他纵有报复却也不得施展。

直到下官到任,才知道贺兄竟然有如此才华不得施展。我见巡按大人考察极为用心,对南平县务也还算满意,就想着看能否借巡按大人之口保举贺兄,也不至于让他壮志蹉跎。”

秦云何心里轻叹一口气。

“贺县丞,你怎么想的?”

贺旭苦笑一声,道:“大人不用为难。这些年也不是没有巡按到过南平,甚至也有当年的同年。然而下官依然蹉跎在此,显然是朝廷依然不愿给我机会。”

他恐怕也知道,哪是朝廷不愿给机会啊……

“我本也劝了知县大人,不要提我,奈何知县大人不肯看我抱负虚掷。

其实知县大人能给我机会施展报复,于我已经是大恩。

付大人虽一直推说是我的功劳,我的主意,实际上这些举措若非知县大人怎么可能实行?更不可能达到效果。

我也只不过是提出一个想法,实际推行都有赖知县大人。”

这么多年,想必他也早就想开了,倒是付青云不肯放弃。

贺旭继续道:“若真说南平县政令还能入得了巡按大人的眼,那还请大人替付知县请功。”

这些话付青云早听过不知多少遍,见他又说,很是无奈。

“贺兄,你何必呢?这回巡按大人兴许就能保举成了……”

秦云何可不认为他保举就能有什么不一样。

这事儿他还得想想,于是转了话题。

“如今县中社学情况如何?”

巡按将话题揭了过去,付青云自然也不能继续纠缠这个话题。

“因下官要求县中八到十五岁的孩子必须至少入社学学习两年,如今社学倒也算慢慢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