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亲姑侄,是你们被逮住了吗?

低声说了句:“对不起老师。”

周华生点了点头,表情没多大变化,只是坐在了讲台边的凳子上,示意她开始讲。

许愿看向黑板上的这道数学题。

这道题是一道圆锥曲线题,高二上册内容,曲线是椭圆,横轴竖轴ab皆为未知,只有离心率给出来了,此外椭圆上有两个动点,其中一个动点与曲线两个顶点所构成的三角形存在最大面积2。

第一题是常规的求曲线方程的题,第二题则是分为两个小问,一个要求证明两动点过一定点,另一个则是证明面积差定值。

计算量大,思维强度也不小,总的来说,这是一道可以作为数学压轴题存在的圆锥曲线,思维难度算不上登天,但圆锥曲线有时就难在计算量上,稍有不慎就从头错到尾。

老师讲的不是课后习题,是别的省份刚考过的期末题,所以许愿只能从头开始捋思路。

深吸一口气后她开始在黑板上书写。

第一题很简单,以离心率和最大面积为切入点很快就算出来。

老师要求讲题,也就是说她不能干站着写算式,许愿一边写一边讲。

渐渐就进入状态,神色不自觉就恢复放松。

从选择设立以x或y为自变量的函数哪种更可行到联立方程韦达定理计算,第一小问很快解决,进入第二小问,不知觉间一块黑板已经写满。

许愿准备擦黑板时,发现周老师已经把第一道题的计算过程给她擦掉了。

注意到她看过来的目光,他抬了抬下巴示意她继续讲。

许愿低声说了声谢谢,捏着粉笔感觉更愧疚了。

奇怪的是平常她碰到这种难度的题都很有卡壳的可能,但这次在黑板上边做边讲,居然连一点磕绊都没有。

“……所以可证|S1-S2|为定值。”

最后一行字写完,转过身来时,许愿在很多同学脸上看到了恍然大悟的神色。

话音落下的下一秒,身侧传来掌声,教室里也次第响起掌声,渐渐地,掌声雷鸣。

许愿这时仿佛才从数字中脱离被拉回现实世界。

许愿愣了一瞬,看向带头鼓掌的老师,周华生说:“讲得很好,思路也很清晰,切入点精准,计算功底不错。”

“下去吧。”

许愿又鞠了一躬才下去。

周华生没多说话,神色如常继续开始讲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班里相熟的几个朋友挤眉弄眼朝着她使眼色。

许愿却陷入了晃神,后半节课没再说话,眼睛一直看着黑板,而黑板上那些纷繁的数字却再没有半点进入脑海的可能。

那一瞬间,写下最后一个字的瞬间,一种奇怪的感觉裹挟着她,那是从未有过的感觉。

它一闪而逝,她已经捉不住了。

许愿分不清那是什么。

是劫后余生吗?是成就感吗?是喜悦吗?

那是为什么而生的?

因为被老师放过一马吗?因为数学题被解出来了吗?还是因为被人注视着用掌声包围着?

……

她想不明白。

下课铃声响起,周华生收拾课本走了出去。

许愿追出去又郑重地道了声歉。

然后就见到她那常年不苟言笑的老师露出了笑容:“你上课说话,我让你来讲台上说,不管你讲得好不好,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行,你的道歉我接受,回去好好上课吧。”

许愿讷讷地张了张嘴,又不知道说什么,只干巴巴地说出了一句:“好、好的,谢谢老师。”

周华生点了点头,转身走向走廊尽头。

冬日午后,光影雕刻下,他的背影从容沉稳,影子投在长廊壁侧,往来学生有和他鞠躬打招呼的,他回以俯首。

没多久,学生们都下课,布满了走廊,他的身影渐渐隐匿在年轻的身姿背后,最终消失不见。

许愿在原地站了半晌。

于某个瞬间回神,折回教室。

坐在座位上后,许愿陷入了沉思,仍然在捕捉那一瞬的感觉。

良久,一个奇怪的念头涌上心头。

——她不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