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晴佳就更不缺钱了。
晴夏村的运营体系已经趋于成熟。
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全国范围内建起了120座晴夏村,已经有了成熟的模板和公式。
她仍然坚持每个村只赚50万。
这120座晴夏村每年都能给她带来6000万的税后收入。
而且,晴夏村仍在继续面向全国推广,这个数字将来还会越来越多......
当然也有别的资本,效仿叶晴佳这套商业模式。
但是,他们都失败了!
无一例外......
外部资本投资的社区村庄,总在想方设法地压榨盈利空间。
起初是打价格战,用极低的价格吸引老人进驻,抢夺“养老”这个基本盘。
但他们开设的养老院,真不是人住的地方。
和晴夏村养老院的规模差不多大。
晴夏村的养老院只同时接纳30位老人,而他们的养老院却能塞进去两百张床位。
吃的是食堂大锅饭,不会单独照顾老人的口味,爱吃不吃。
他们的养老院,仅有不到十个护工,却要照顾两百多位老人。
住在那里的老人能有生活质量么?
另外,养老院的接纳的老人过多,也给村里的住户造成了极大负担。
农产品的KPI居高不下,如果完成不了还有惩罚,遇到极端天气造成的亏损还得自掏腰包。
种种压榨剥削的手段,完全就是旧社会的地主老财。
根本不配拿来和晴夏村相提并论。
叶晴佳从来没想过自己垄断这个新兴行业。
她甚至都把标准答案摆出来了,可外部资本家却连抄都抄不会。
他们研究的是如何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恨不得掏空老人的棺材本,却舍不得让住户多赚一分钱。
即便有个别投资人看到了问题所在,但关键是他们这些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不答应。
所以,注定他们效仿不了。
也就只能干瞪着眼,看叶氏集团把社区村庄的项目越做越大。
仅用两年时间,安阳市的结婚率和生育率,就登上了全国第一。
同样排名第一的,还有幸福感指数。
......
又是一年夏天。
苍夏和叶晴佳穿着学士服,戴着学士帽。
刚拍完毕业照的他们,手牵着手,走在湖泉大学的林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