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因为从小得到的就和兄弟姐妹的不一样,老二心生不满也是正常的事情。只是这样子端不平水,还要老二放宽心的行为,朱玉宁只能说晚年活该。
有个平房小院,老大老二都不愿意跟着一块住。闺女还使劲的想吃娘家的老底,现在还能干就不好过了,等以后什么都不好干的时候,那可就不好说了。
“我回去休息了。”祝师傅的休息,其实是回去学习朱玉宁分享给她的学习资料。
“行,师傅,这个工作你得想点办法了。实在不行就去黑市吧。”这句话,朱玉宁是通过空间说的,和小六的不一样,小六那是能够意识交流的。
“好。”祝师傅也明白是什么情况,便应了下来。
而隔壁家之后的情况,就如朱玉宁所推断的一样。
这么吵了一架,不欢而散后的第二个月,那家的母亲就把三个孩子找了回来,要谈养老金。
老二,也就是那个不欢而散的男子,听闻后就笑了,然后找到了居委会的林姨还有另外一位阿叔,请过来作证。
然后定下来了,闺女不分家产所以不用交养老金,而两个儿子也都有小家了,每个月是每人五块钱。这个钱会由居委会帮忙转交,而转角过程大家都得签字。
而老二也想好了,三四个月的给居委会帮忙作证的同志送些糖果饼干或者粗粮什么的东西。
至于那一家子是难受得很,但又没有办法,只能咬着牙认下来了这个约定。而老大家的,对于五块钱也是不满的,因为家里面说好了会给回他三块钱,一个月就要他两块钱而已的。
但最后是没有给到,时间久了,老大一家子也是认定了不用和父母一起住的。等到那偏心的大妈两口子真的退休了,发现自己没地去了,就只好嘴硬的留在自己平房里。什么重活累活还是只能自己干。
他们要是去找老二家的麻烦,老二家媳妇也不是吃素的,老大在的厂子在十年后归了老二家的大舅子管,老大家的还要在厂里待着的。
然后他们就是只能什么都靠自己了。
朱玉宁是不知道这些的,因为在后来的时候,能够交易房屋的时候,她就第一时间找到好位置的四合院,把四合院买了下来修缮好自己搬进去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