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了,小伙子吃点糖。”因着朱玉宁的缘故,朱家里最多的零食就是糖果了,而且还是各种不同的糖果。

“谢谢婶子。下回有你家的信件,我第一时间给你送来。”小伙子也是高考实在是考不上,然后家里花钱给找的这个工作。

朱母拿出来的是混在一起的糖果,水果糖,奶糖,甚至还有芝麻糖在。

这么一小把糖,小伙子实在是忍不住拒绝。

而朱母脸上笑眯眯的,心里也肉疼,疼着也不耽误她吐槽闺女浪费钱买这些玩意和生二儿子的气。

这个糖,只能是他给弄混的。小儿子压根就不吃糖。

“好,骑车注意看路,注意安全。”老母亲目送小伙骑着车子走远。

小伙子心里暖和,这个婶子可真是个大好人啊。

朱母应和着出来看戏的邻居,拿着单子回屋里看。

取件单子上写的是大件包裹两个,小件包裹一个。

“寄这么多东西,钱是烧得慌的吧!”朱母气呼呼的回房间里看了一眼家里的存款,然后拿着取件单子出来敲了敲两兄弟的房门。

“快点穿衣服穿鞋,你们二姐给寄了很多东西回来。跟我去邮局取。”

“来啦!”最兴奋的还是朱家福。

“马上。”

等朱母和两个儿子把包裹运回家的时候,整个街道都热闹了起来。

人家朱家闺女是真的体贴家里,人还没回到,东西就回到了。

至于别的情况,人家压根都不多想,都是几十年的街里邻坊了,互相不说知根知底的,那也是有不少了解的。

朱家也没有这么大方的亲戚,反而是那个从小到大都很优秀的小闺女,能干还顾家,他们除了羡慕,也就只能看着了,自己的不惹事都不错了。

“方佩,我记得刚刚你说的,朱家闺女今年肯定寄不回来多少东西的?这东西,得比你几个儿子加上闺女给的还要多吧!”有婶子那是笑得老开心的说。

“这可不是多一点呢。得是好多倍呢!”

“那可不,我那小儿子过年能拿半斤肉回来看我,我都得乐到掉牙了。”

有人应和着自己都难过了。

“朱家婶子,让咱开开眼,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呗。京市那么近,我们也都没本事去一趟呢。”说这话的是这街道上的邻居家的新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