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位婶子,是祝师傅跟之前看过病的老领导说了,人家给安排过来的,家庭贫困户。

后面,朱玉宁见了两位婶子,才了解到更准确的信息。

两位婶子带的孩子也都是孙辈了,至于她们的儿子,都是在保卫边疆的战役中没了的。

而家庭困难是因为早些年闹的饥荒,国家给的补贴都花没了,每月的补贴也维持不了一个有两位老人三,四个孩子的家庭,种地也只是在很勉强的维持生活。

就连来面试穿的衣服也还是村里大队长家给借的,她们赶过来也只舍得坐一趟大巴,然后剩下的路走了三个小时才到。

朱玉宁一时之间竟不知说些什么的好。

说这个辈分吧,有孙辈了,一问年龄,人家也才37岁,另一个36岁,带来的孩子都是家里最小的那一个。

也是因为朱玉宁事先说好允许的,然后也给安排住宿,所以这两个婶子是天刚亮就出门,然后傍晚才赶到的。

朱玉宁暂时是留下来了两个婶子,房间也是给她们安排了单独一间,就在后院一楼,这样子孩子也不用爬上爬下的。

然后安排着先熟悉一下附近,熟悉店里区域,什么地方能去什么地方不能去。

至于工作,朱玉宁也没有更好的可以提供。毕竟还带着孩子,能做的就是让她们洗碟子,洗菜,收桌子,做卫生。

原先做卫生的,就可以调动出来做点别的事情了。

朱玉宁盯工作也盯了快一个星期,才放下来心来继续研究各家门店的新品。

西瓜的话,可以弄个西瓜奶冻,西瓜汁,这些东西大家的接受程度会比较友好。

芒果的话,能弄的东西可就多了。

什么杨枝甘露,芒果冰沙,芒果汁,芒果派……花样还是很多的。

肯定是选最甜的那一种芒果,看来她可以考虑真的建一个农场了。回头和阿睿商量一下,押着手上的店铺,和国家盘下来一块郊区的地皮,弄一个农庄。

这个事情呢,她必须得弄,要不然以后想要用空间的水果,都要走很麻烦的流程。

真要哪次流程走错了,被变态发现了,她也是害怕被研究的。谁让她的软肋太多了,她的家人是没办法割舍的。所以有些事情得早做准备。

至于品种,这个事情,她的小六最擅长了。

所以算下来,她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整一块合法合规能弄成农庄的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