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安全、食品物资等刚好是三姨夫小姨夫父亲负责的,他们经常加班,要解决这些问题工作上可见比以前忙碌。
小姨夫和三姨夫经常中午不回来,只有我一人在帮父亲忙碌,洗菜、烧火、加煤。把做好的饭菜放在大竹篮里,蒙上白布,还有一些碗筷用布袋装好,拎到教室,有时是孟华表哥过来帮忙取。等几家的人都吃完,再拎回来在房头的水管处洗刷。
父亲一下班就回来做饭。光主食烙饼就得烙一大洗面盆,做稀饭要用大蒸锅。做菜就考虑炖菜,方便够吃,再就是拌一大盆凉菜,像粉条黄瓜丝豆皮拌在一起,或者西红柿拌白糖之类的。一顿两顿没问题,可整整三个月,天气炎热,炉子烤人,主要是采购食材和不知道做什么吃,很是让人发愁。父亲从不敷衍,但也为怎样让大家吃得好而发愁。三姨和小姨对父亲没有任何挑剔,三姨总是夸赞父亲能干、真诚。
自家有这个条件,就应该付出一些。都是亲戚,大人们都要上班,只有孩子们在家,大的照顾小的,住在教室里没有任何娱乐。每天晚上月上中天,教室里点上蚊香,大家躺在床上,实在无聊。教室里三十多人,每家都有些小争吵。尤其是小孩子,条件不好就爱哭。天一黑就得点蚊香,人多进出门频繁,苍蝇蚊子都往屋子里钻。
有些孩子调皮,大人就拿小姨夫吓唬孩子,说不听话就让带枪的叔叔抓走管教。有些人家冒险跑回去取蚊帐,整个教室各家没有秘密。有些家里闹矛盾,大家全都知道,所以有矛盾都得忍着,怕被人看笑话。小姨夫有时兴致高的时候,我们几个小孩子缠着他讲故事,他就讲些破案的故事。其他小孩子听到小姨夫的大嗓门,整个教室都安静下来,就这样度过漫长的黑夜。
三个月后,余震减少,大家慢慢看情况稳定了,就开始回去了。学校也开学了,我们又搬了一次家,从原来借住的大平房搬到父亲分的两间平房。
11 月 15 号,又发生了一场地震,大家都有些习以为常了,跑出来后,到晚上都回去了,但都做好了准备,夜里不脱衣服,把一些常用的东西打好包裹放在身边,一旦有震感就立即拿东西往外跑。不长时间又开始有余震了,这样反反复复一段时间,终于安静下来不再发作。
我就开始按照自己的计划学习看书。新的房子和原来一样大,好在前面地震时搭建的简易房给我们使用。父亲把寄放在别人那里的箱子取回来,余下的地方我用最小的包装箱作为学习的书桌,我也算有了自己的小空间!我和弟弟提议让父亲把不常用的装东西的包装箱堆列起来,腾出空间让我们在这里学习玩耍。
大约一年的时间,我在这里组建了学习小组。我在班级里依然是学习委员,辅导大家学习,还组建了舞蹈小组,排练节目,练习书法,写家庭作业。大家做完作业,有不会的我就辅导,都不会就几个学习好的一起研究。这里有班长王洁,数学课代表林兰,基本上都是从湖南迁过来的,大家都认识,也基本上都是原来一个班级的。
我们写完作业,看时间我挑选出个头差不多高、爱好舞蹈的同学,组织排练,有《北京金山上》,迎接党十一大的节目,还排练了一些民族舞蹈。有些动作我自己也反复琢磨,排扇子、三角、菱形、圆形等队形,排高低波浪起伏,中间高四周围绕,排一直行蹲起、旋转转圈,对开对移动等造型,大家都很配合。那时的我积极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