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西夏怀疑人生了

包拯面带微笑,丝毫不怀疑狄青的话。

“想来也是如此,不知狄指使平日里读什么书?”

面对包拯突然的询问,本就不爱读书的狄青,一张脸顿时涨红得如同晚霞一般。

包拯察言观色,已然明白缘故,笑道:“身为将士,不能仅凭血气之勇。若不知兵暨韬略,何以统兵?”

狄青听得满面羞惭:“包大人教训得是!”

包拯道:“本府这里有一部孙子兵法,送与你,本府希望你闲暇之余能好生阅读。”

狄青不敢推辞,接过包拯手里的兵书,心里激动莫名。

他知道,包拯这是有意栽培自己,决不可辜负他一片好意。

“多谢包大人,末将告退。”

狄青拜谢离去。

刚走出门外,只见公孙策笑盈盈走了过来:“大人为何对狄青如此青睐有加?”

包拯笑道:“我看狄青绝非池中之物,将来的成就不可估量,定能成为一代名将。”

公孙策深知包拯一向慧眼识人,并不怀疑。

他点了点头,接着道:“大人,金明寨一战,李元昊折损二万五千精锐,想必不敢再犯。”

包拯摇摇头,显得十分不以为然:“党项有五十万兵力,如今不过损伤两三万人,尚未伤及主力,李元昊绝不会善罢甘休,定会伺机报复,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不能掉以轻心。”

公孙策凝眉:“既如此,大人何不乘时发兵,集中力量,一举拿下西平府。”

包拯道:“大宋军队主要是步兵,党项却是精锐骑兵,不具备大规模进攻的条件,只宜坚守,方才上上之策。”

虽然金明寨一仗小胜,但包拯还没有到得意忘形的地步。

他深知,战争的胜利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需要深思熟虑和周密计划。

急功近利,实乃兵法之大忌。

对于西夏,包拯始终坚信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才是最佳策略。

反之,那无异于自掘坟墓。

简而言之,就是与李元昊展开消耗战,看谁更能持久。

因此,在金明寨大捷之后,包拯再次高举免战牌,深沟高垒,避而不战,严令各路隘口死守,不得主动出击,违令者将受军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