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篁岭晒秋

就连吃饭时,人员也是固定不乱坐的,这样出门在外,能起到互相照看的作用。

吃饭时,父亲和伯叔辈一桌;凌轩和我、萧遥剑和萧樵,以及陈家人坐在一桌上;母亲和我家其他小哥哥一桌。

我和陈婉,路上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都作男装打扮。

萧遥剑比陈婉少二岁,他知道陈婉是女生,路上不敢叫姐姐,也不能叫哥哥,他就对她点点头。

萧遥剑到了我家,对我更加粘,总让我叫他哥哥,我有时也会逗他玩,叫他哥哥,他可以高兴上一天。

古时候,交通不似现代便利,有时候出门在外赶路,如果不熟悉路程远近,或遇上风雨雷暴阻碍,导致不能如愿到达一些人口聚居的地方,也是经常有的事情。

我以前经常看《聊斋》,那些书生上京赴考,有钱的当然会雇驴车、牛车,有人带路,就不容易迷路;但更多的人,盘缠不多,不敢花费,就早早出发,用步行的方式,向京城进发,行走在路上一两个月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那时行旅之人,走在路上,不熟悉路,就误入歧路或迷路,有时不能在夜晚赶到镇面,就只得将就着在一些荒郊野外留宿一晚,待清晨才继续赶路。

遇上必须在荒郊野外留宿的,老人们还有这么一个说法:宁可睡在坟地,也不住在破庙。

为什么?

坟里躺的是人,破庙里有的是狐和妖。

鬼是人变的,可怕程度有限;而狐和妖,不按人类的方式出牌,更出奇不意!更意想不到!更令人感觉可爱!

话说到此,应该明白,为什么《聊斋》里的书生会在荒郊野外,遇到各种奇遇了吧?

《聊斋》里的书生更多遇到的不是鬼,而是狐!狐狸精是书生们想象中的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