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蠢妇高旦作孽!拖夫累女当血包,深陷绝境。

……

小兕发现每次使用琉璃司南,鬓角都会出现白发,暗示五水命格正在吞噬她的穿越能量。

原来,高旦的丈夫的胡商朋友,实为安禄山麾下粟特细作,他们用葡萄酒桶运送兵器入京。

玄宗早知安禄山有反心,故意纵容叛乱,来清洗朝中关陇贵族势力,密信本就是高层设局的诱饵!!

再说那高旦的闺女,心中对自己这猪脑子的娘可谓是恨之入骨。

高旦这人,脑子愚笨得像块不开窍的石头,却总爱装出一副单纯无辜的模样,实则内心狭隘,嫉妒心极强 。

她最大的本事,便是在穿着打扮上下功夫。

那些花花绿绿、款式俗不可耐的衣服堆满了衣柜,衣柜堆满了厅堂,每次出门前,都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心打扮,把自己弄得花枝招展,粗不可耐,逢人就说自己老公是官吏,供得起她。

人前,她刻意挺胸抬头,故作高傲,举手投足间都在极力装出一副贵气十足的派头,妄图赢得他人的艳羡目光。

可但凡与她有过深入接触的人,都清楚她实则粗鄙不堪。

繁杂的华服,每次出门前,都要在铜镜前精心妆扮许久,描眉画眼,涂脂抹粉,将自己装点得花枝招展,身着袒胸露背的唐制襦裙,佩戴着不符合自己身份的配饰。

路人看到都想和她说句话,毕竟这是下层妇人难得一见的德不配位的打扮了。

行于坊间,她刻意昂首挺胸,眼神故作傲慢,举手投足间都极力摆出一副雍容华贵之态,一心想着赢得旁人的夸赞与艳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然而,但凡与她有过交往之人,皆深知她实俗浅陋。

长安城中,文人雅士常于曲江池畔雅集,谈诗论道。

只要有机会,高旦听闻就会欣然前去凑热闹,要不然都没有什么场合可以展示自己的绫罗绸缎做得霓裳……

众人正探讨着李白新赋之诗,她为显自己有学识,便迫不及待地开口,却错漏百出,将诗中典故张冠李戴,引得众人暗自哂笑。

旁人好意提醒她,在这文人云集之处,莫要轻易开口,以免暴露自己的无知,可她却全然不知收敛,依旧口若悬河,继续展露自己的浅薄,众人皆摇头叹息,只觉她坏了这高雅的氛围。

在女儿的成长一事上,她更是昏庸至极。

心思全然不在女儿身上,每日只想着购置绫罗绸缎,精心装扮自己。

彼时,长安城中女学兴起,女儿满心期待能入女学求知,她却吝啬钱财,不愿为女儿筹备束修之礼,对女儿的学业不管不顾。

夫子邀家长至学塾共商学子学业,她总是寻各种托词推脱不去;

女儿所用的笔墨纸砚破旧不堪,她也视若无睹;

当女儿满心欢喜地向她讲述学塾中的趣事,渴望得到她的关心与回应时,她不是心不在焉地敷衍几句,便是不耐烦地打断女儿的话语。

不仅如此,她还如同幼稚孩童一般,与女儿争夺丈夫的关爱!!

每当丈夫关怀女儿时,她便心生妒意,无端发怒,想尽办法要将丈夫的注意力拉回到自己身上。

有一回,丈夫为女儿购置了一套精美的文房四宝,她见后,当场便冷言冷语,嫌弃样式老旧,还数落丈夫乱花银钱,全然不顾女儿眼中的委屈与失落。

她的种种行径,让女儿的成长之路布满荆棘。女儿在学塾中因缺乏母亲的教导,被同窗嘲笑不懂礼仪;在学业上遇到难题时,也得不到母亲的鼓励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