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没有含糊,直接就告诉了父亲。

听到李强说钓鱼来卖,李盛夫妻俩都觉得不可信。

虽说李家村有一条河流过,而且流量还不小,他家更是就在河边不远,但是从来没人说有人一天能钓几十斤鱼的,村民偶尔想吃了也就是钓点小鱼过过瘾,李盛还是好心提醒儿子。

“小强,河里有鱼我信,但是你说一天钓几十斤,你怎么钓,就你那小鱼竿能钓到多大的鱼。

隔壁王家村有个老头也是爱钓鱼捕鱼,我偶尔去那边砍竹子看到过,都是钓一些没人要的小鱼,偶尔用网可能弄到一两条大鱼,你这又没网,我怕是不行”。

听到父亲这样说,李强还以为现在已经有人在河上捕鱼了。

小主,

他没有其他本事赚钱,还没钱买渔船渔网,如果有人已经开始用渔网大规模捕鱼,那他的钓鱼生意就要大打折扣了,

连忙追问父亲:“爸,我们周围两个村子已经有人在河上用网捕鱼了?”

“那倒没看见过,就偶尔有人钓点鱼。”李盛回答道。

听到父亲这样说,李强更是有信心了。

像这种原生态的小河,没人钓也没人捕,一定有很多大货,而且非常好钓。

趁着还没人开始弄,凭他比村民们多了解到的鱼情和钓技。

家门前这条小河,那不就是被他承包了嘛。

过去他曾和钓友去过一个人迹罕见的峡谷钓鱼,光是去钓点车停了都走了一两个小时,那次他们过足了瘾,每人起码上百斤的鱼获。

李强连忙告知父母有把握能钓到鱼,别人钓不到那是技术问题,他在书上学了些偏门技术,肯定没问题,今天他上街就是去买渔具准备大干一场。

再说了,秦老板也不是天天来收鱼,他钓个两三天估计才来收一次。

“行吧,既然你有主意,那你自己去搞,需要我跟你妈帮忙的你就说,借了多少钱让你妈给你”。

李盛眼看儿子已经有了主意,也不再过多干涉,儿子也大了,想帮家里挣钱也是好的,说完便继续编着自己的背篓。

王惠兰看李强两父子已经谈妥,也不再计较。

这个家里这就两个男人,以后也是靠他俩养活这个家,她丈夫都答应了,她也不想再打击儿子的自信,连忙进屋拿了钱交给李强,并让李强挣了钱要还给她。

李强也只能嘿嘿傻笑的承诺挣了钱十倍,百倍的还给她,这才让母亲脸上有了笑脸。

处理完家里事情,李强想着要去干正事了,鱼钩鱼线也买了,是时候搞几根鱼竿开始钓鱼了。

在此之前,他没忘与秦贵说好的给他回个电话,于是问父母村里哪家有电话,他要去给秦老板回个电话。

王惠兰经常去村口小卖部买盐,知道邓美丽家的小卖部就有电话机,于是告诉李强去小卖部打。

邓美丽家的那部电话原本是村委会的,被村长装到小卖部了,说是方便接听消息,实则是为了给李大龙一家添置点东西,打电话一分钟得两毛钱。

听到这个话,李强那叫一个肉痛,一分钟两毛钱,打一分钟就相当于二两肉,都是钱啊。

李强让母亲再拿了五毛钱,就去村口小卖部了。

至于为什么是五毛钱,是李强担心一分钟话没说清楚,超时了也有钱付。

在路上的时候,他一路打着腹稿,争取能在一分钟把话说完。

村口的小卖部是一栋两层小楼改造而成的,一楼摆放着商品,门口放着一个大玻璃柜,放一些烟和小孩吃的糖这些,里面则是摆放一些不常卖的,比如盐巴,白糖这些生活用品,以前李强偶尔也会来帮母亲买点盐巴酱油。

二楼就住着村长儿子李大龙一家,他老婆就是母亲嘴里说的邓美丽,人如其名,长得还行,所以才能嫁到村长家。

李大龙儿子叫李小龙,长得也是不缺营养,跟李强在一个学校念书,只是要小李强好几岁。

那时村子里放电影,这小子知道了紫荆花那边有一个功夫高手也叫“李小龙”,便嚷嚷着要学武功,最后好像书都没念完就去找人拜师学艺去了,也不知道后面发展如何。

李强走到玻璃柜子前,正是午休时间,李大龙和他媳妇邓美丽不在,就他儿子李小龙在店里看着,正在那里用烟盒折着纸板。看到李强走近,也是连忙叫道。

“强哥”

李小龙家跟李强家都是李家村的原住民,沾亲带故的,说起来还是一个辈分的,叫声哥也不过分。

李强也喜欢这个胖嘟嘟的小胖子,和他妈妈一样,白白胖胖的,就和小龙说明来意。

“小龙,我想打个电话”。

“行,电话就在里面,你自己打,但是要两毛钱一分钟哦,电话我妈不让白用,我想给同学打都不让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