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昊不由得感叹,不愧是兵家,行事风格果真雷厉风行。尽管时间短暂,但传达的信息却至关重要,且教学方式独特非凡。
此次讲话的老师,陈昊并不陌生,正是曾在谷口有过一面之缘的曾十翼大儒,儒将班的另外两位老师,同样是他在谷口所遇见的两位前辈,分别是烈王卫仲卿与撼地王孙力钧,三人均是三境的超级强者。
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群体,仅靠三人显然力有未逮,因此儒将班还配备了二十五位助教,其中包括了兵修、儒修,以及来自墨家、子钱家、医家、法家、阴阳家的代表,确保每个领域都有专业的指导。
当然兵家助教最多,足有十五位。谁让兵家的学子也是最多的呢。
然而,最令陈昊感到匪夷所思的,是这里所采用的教育模式——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探索空间,几乎是一种放任式的培养。
无论是三位老师还是众多助教,都不会主动干预学生的修炼过程。他们每天将分发与儒将相关的功法资料,鼓励学生依据个人情况进行独立研习。
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学生应主动寻求助教的帮助;若问题超出了助教的能力范围,则可进一步向三位老师求助。
倘若连他们也无法解答,且问题与儒将圣途紧密相关,那么问题将被上报至圣殿,由圣殿中的高人进行深入研究,甚至有可能引起兵祖或者三圣的关注。
对此,曾十翼大儒给出了解释:儒将圣途作为一条全新的修行路径,目前所知仅限于兵祖从天道中捕捉到的零星启示,以及由三圣合力推演而出的若干片段。
除此之外,一切皆处于混沌状态,没有既定的道路,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法可循。正因如此,唯有依靠人族的天才们,通过自我领悟与实践,方能开辟出这条全新的圣途,期望某位天才的独特修炼,能够成为引领众人前行。
在这片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山谷中,生活节奏似乎被自然赋予了慵懒与惬意的韵律。谷内,为求知若渴的学子们准备了一百一十座精致的独门小院,每一座皆可容纳十位同学共居,给予他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能自主选择志同道合的舍友,编织属于自己的小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