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她又转身去搬了两筐萝卜过来,准备再制作一些萝卜泡菜。
她把萝卜搬到空间厨房,然后将其去皮后切成条状或小块。
然后,她将萝卜浸泡在盐水中,以去除多余的辛辣味。
接着,她将萝卜沥干,放入准备好的罐子中。
随后,她加入适量的白醋和糖,最后将罐子密封。
完成之后,她把坛子放置到墙角。
她拍了拍手,舒了一口气说:“全部搞定!再过几天,这些就可以变成清脆爽口的萝卜泡菜了。”
王静怡看了看手表,发现已经快到十一点半了。
她心里一紧,赶紧去厨房做饭。
厨房里,锅碗瓢盆,一切准备就绪。
赵建坤会在十一点半回来取饭菜。
她想了想,决定中午还是吃早上做的包子,然后再炒两个菜,做一个汤。
她先炒了个包菜炒肉片,这个菜很简单,但是味道却很好。
接着,她又炒了一个大蒜炒猪肚,猪肚鲜嫩多汁,配上大蒜的香味,让人垂涎欲滴。
最后,她做了个西红柿鸡蛋汤,汤汁浓郁,鸡蛋嫩滑,让人食欲大开。
整个厨房里,王静怡手脚利落,炒菜的声音和蒸汽弥漫着整个空间。
终于,在十一点半之前,她完成了所有的菜肴。
当赵建坤走进家门的时候,看到王静怡正在打包饭菜。
她看着走进来的赵建坤说道:“今天早上事情耽误了,我只好简单做点。”
赵建坤看着她准备的一大篮子饭菜,笑着说:“这已经很好了,辛苦你了。”
她白了他一眼,把打包好的饭菜递给他说:“跟我客气什么,等绿豆汤熬好后,我再送去。”
赵建坤接过饭菜,亲了她一下说:“这几天忙完了,后面饭菜我来做。”
“做菜我并不觉得累,我喜欢做这些。你就不用再啰嗦这些了。”王静怡轻轻推开他,催促道:“赶紧去送饭吧,婶子他们应该已经饿了。”
赵建坤笑着点点头,转身去给赵婶子他们送饭菜。
看他离开,王静怡转身去把绿豆汤煮上,又将厨房收拾一遍。
在将他们三人的饭菜端上桌后,她朝着院子里喊道:“外公、朵朵,开饭了。”
刘师父陪着朵朵在院子里玩耍,突然听到王静怡喊他“外公”,他的眼眶瞬间红了。
他笑着回应:“哎!来了。”
说完,他拉起朵朵的小手回去吃饭。
“你们先去洗个手。”王静怡看着他们爷孙两人说道。
等他们去洗完手脸后,一家三口坐在餐厅里,享用了他们相认后的第一次家庭聚餐。
饭后,他们听从王静怡的安排,各自回去午休。
王静怡嘱咐刘师父说:“外公,下午我要去后山采点山货,午休起来之后,你过来看顾一下朵朵。”
刘师父笑着答应:“好的,我下午两点过来可以吗?”
王静怡笑着摇了摇头:“朵朵,一般两点多才醒,你三点过来就行。中午你也多休息一会儿,有利于恢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师父听到她的话,心里很妥帖,心想:“我外孙女就是好啊,知道心疼我这个老头子。”
他笑着答应,然后回去休息。
安排好他们的事情后,王静怡将熬煮好的绿豆汤水盛入一个大双耳带盖锅中,加入白糖轻轻地搅拌着,顿时绿豆的清香四溢。
搅拌均匀后,她盖上锅盖,把它放进一个大竹篮子里。
然后,她拎着篮子走出家门,去田里给赵建坤他们送绿豆汤。
她的步伐轻快,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带着阳光的气息。
当她来到田里,赵婶子和赵建坤他们正在忙着秋收。
烈日炎炎,他们已经忙了好几个小时,汗水湿透了衣服。
王静怡挥了挥手,喊道:“婶子,你们过来歇会儿吧。”
看到王静怡的到来,他们的脸上立刻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赵婶子笑得眼睛都弯成了月牙儿,嗔怪道:“静怡啊,这大太阳,不是告诉你不要到这来了,这些活以后让建坤做。”
赵建坤也丢下手里的活,走了过来,握了握她的手,温声道:“这里灰大,你先回去吧。”
王静怡嗔了他一眼,笑着回答:“我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哪有这么娇气。”
说完,她将绿豆汤盛出来递给赵婶子他们。
赵婶子看着她,眼中充满了欣慰和喜爱,开心地说道:“还是我们家静怡贴心。”
然后她转身对旁边地里的婶子说:“我已经跟建坤说了,秋忙的时候就辛苦静怡做饭,以后家里活和外面活都归建坤,这么好的媳妇就该在家里养着。”
她的声音不大不小,周围的婶子都听得清清楚楚。
这些婶子的传播力毋庸置疑,她们知道了,等于全村都知道了。
赵婶子故意这样说,因为这两天秋忙,一些碎嘴又开始传闲话说她家静怡不干农活,很懒。
赵婶子这话一出,旁边的其他婶子不免心里唏嘘:“天啊!这赵婶子和赵建坤真是宠静怡啊。”
那些家里有和王静怡年龄相仿的女儿的人,心里都在想:“为什么自己的女儿没有这么好的运气,能够嫁给赵建坤呢?”
还好她们只是想想,没有说出来,不然赵婶子肯定要喷她们:“就你家的闺女也想跟我家静怡比?”
一旁有眼力见的婶子也跟着夸赞道:“秀娥这话说得没错,我们家儿子要是有本事娶个静怡这样,既贴心又漂亮的儿媳妇,我也啥都不让她做。”
赵婶子听到这话,心里舒坦:“来,她婶子,你也尝尝我家静怡的手艺吧,她不光做饭好吃,这熬甜汤手艺也是一流的。”
说着,赵婶子拿出一个空碗,给她盛了满满一碗绿豆汤。
这个有眼力见的婶子没想到自己帮腔还得到了一碗绿豆汤,刚才赵婶子喝的时候,她就闻到了香气。
她笑着接过绿豆汤,喝了一大口,真心地夸赞道:“真香啊!静怡的手艺太好了。”
赵婶子听到她的话更是一脸得意:“是吧,不是我吹,我们家静怡的手艺,在这十里八村就没有比她好的。”
其他婶子也跟着附和,夸赞不断。
凡是夸赞王静怡的人,赵婶子都给端了一碗绿豆汤,很快一大锅汤就见了底。
王静怡知道赵婶子是在收买人心,所以并不心疼,这锅绿豆汤给的值得。
但是,赵婶子和赵建坤他们只喝了一碗。
王静怡收拾着锅碗,然后问赵婶子:“婶子,要不我回去再熬一锅送来?”
赵婶子摆了摆手,说:“不用了,我们带着白开水的。你回去歇着不用再熬了。”
她心想:“开玩笑!给她们喝一锅就行了。再熬一锅送来,想想我就心疼。”
于是,赵婶子赶紧催促王静怡回去歇着。
王静怡听了赵婶子的话,收拾好碗筷就回去了。
回到家后,她把东西都安置好,然后动身前往镇上。
她还是选择从后山走,因为可以采些山货,到猫冬的时候炖汤。
沿着曲折的山路,她边走边采摘着路边的山货,秋天的野果和菌类丰富多样,让她的篮子渐渐满载。
一路上,秋天的景色如诗如画。
金黄的树叶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秋风带着丝丝凉意,吹动着王静怡的长发。
秋季的山货多得让人惊喜,她的手中捧着野果,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当她走出后山时,已经采了一大堆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