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师父闻声,打开了大门。
“看,野兔,逮到了两只大野兔,还捉了一窝小野兔呢。”
朵朵进门后,献宝似得把野兔递给刘师父。
“我看看。”刘师父接过野兔,笑道:“呦呵!这两野兔不轻啊。”
“那是!”朵朵扬起小下巴,自豪地说:“咱家小灰,现在可是出了名的好猎手。”
“没错,小灰最厉害!”赵云龙用自己的衣服,捧着一窝小兔子,也进了门。
然后,他继续问道:“静悦,这小兔子放哪?”
朵朵的大名叫王静悦,上学后她就让小伙伴叫她的大名。
朵朵想起王静怡说过家里不能养猪和兔子这些,脏。
于是,她提议道:“赵云龙,这些兔子放你家养吧。但不许吃了!”
赵云龙听见朵朵喊他大名了,高兴地答应:“没问题,我会好好养的,不让我妈动。”
自从上次朵朵给的糖果被赵红霞洗了以后,朵朵再给赵云龙啥东西,他都是会妥善保管。
刘师父听了,笑着告知:“这小兔子还小,需要喂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母兔子是养不活了。
你们要想养还得想办法给它们弄点羊奶,牛奶喂喂。”
王静怡见他们三人站在门口嘀嘀咕咕,走过去看看,发现了赵云龙捧在怀里还没睁眼的三只小兔子。
她笑着问:“你们这是把兔子窝端了吗?”
朵朵表扬道:“姐姐,小灰是真聪明,它一下就发现了大兔子,然后又刨了兔子窝。”
王静怡闻言,也摸了一下小灰的头以示夸奖,然后问:“那这几只小兔子你们打算怎么办?”
朵朵指着赵云龙回答:“他带回家去养着。”
赵云龙为了回应朵朵,还用力地点了一下头。
现在兔子这些是不让养的,刘师父不清楚,但王静怡知道。
于是,她提醒道:“现在不允许养这些,你说的办法行不通。”
朵朵一听耷拉着脑袋,虽然她知道王静怡说的是真的,但眼睛还是瞄着赵云龙怀里的小兔子。
而赵云龙也没有松开手,反而面带一丝防备,好似怕王静怡把小兔子扔掉。
王静怡一见他们两这模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你们要是真想养,那就要管好嘴。”
赵云龙立刻保证道:“我谁都不告诉,连我妈都不说。”
王静怡闻言,替赵红霞捏了把汗,这儿子养得。
刘师父见赵云龙这机灵样倒是眼前一亮,再瞅瞅这长相也是平头撑脸的可爱样。
然后,他笑着解围:“就先养我们这边吧,不过让他们俩负责打扫卫生。”
“我每天都过来打扫卫生。”赵云龙立马保证道。
说完,他向朵朵咧嘴一笑。
朵朵看见他还流了点小鼻涕,掏出小手绢递给他,嫌弃道:“快擦擦。”
赵云龙接过手绢就揣兜里了,然后向刘师父和王静怡打招呼:“爷爷、王老师,再见!”说完一溜烟就跑了。
王静怡看着他跑远的背影,觉得好笑道:“这孩子,兔子还没拿呢。”
说着,她转身去找了一个小竹篓子,把小兔子安顿好。
朵朵等王静怡安顿好兔子后,就趴着看,不挪地了。
王静怡笑着问:“你不吃饭了?”
“我不饿,赵云龙带了烙饼,我吃过了。”朵朵嘴上回答,眼睛还是没离开小兔子。
王静怡听了不再管她,转身回去吃饭。
站在一旁的刘师父笑着说:“得,我们白等你了。”
“外公,你赶紧去吃饭吧。”朵朵向刘师父说完,又扭头去看小兔子。
刘师父笑着摇了摇头,缓步走进了厨房。
饭后,刘师父去挑选合适的木材做兔笼子,而王静怡则去处理兔子。
晚上,等王静怡把红烧兔子做好后,盛了一大碗出来,对着朵朵说道:“那,把这送去给赵云龙。”
“好,我去洗个手。”朵朵回身就接过大碗,带着小灰去送兔肉。
朵朵到时,赵红霞正在烙饼子,见她送来这一大碗兔肉,也没推辞,笑着接过,然后回了几张烙饼。
赵云龙见朵朵要离开,跟随着她出了门。
赵红霞见状,好笑道:“这臭小子!”然后接着烙饼子。
从秋忙开始到现在,赵云龙已经陆陆续续拿回来了不少野味。
赵红霞心里清楚,这是王静怡看在赵云龙和朵朵玩的好给的。
因此,她总对赵云龙耳提面命道:“你比朵朵大,可得护着她!”
…………
秋收虽然忙碌,但今年的赵家庄每个人脸上都是笑容满面。
在庄稼人心里忙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盼头。
啥是盼头呢?对于这个时期的庄稼人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还能吃饱肚子。
按今年这收成,吃饱肚子是不成问题了。
所以,在赵家庄村民们的热情高涨的劳作下,提前了一周完成秋收。
交了公粮,赵建坤他们就买了一头牛回来。
村里人见了都高兴的很。
“虽然咱赵家庄还没有拖拉机,但这一年就添了一头牛车,这以后的日子错不了!”
“没错,今年咱村还养了那些猪,到年底缴了猪,咱还能多分点肉。”
大家一改去年交完公粮后,算计粮食不够吃的愁苦,“今年这粮换成粗粮,咱是能吃饱肚子了。”
虽然不是细粮,但粗粮能吃饱,那也是以前不敢想的事。
“都让让,这是生牛,别惊着,我把它赶回牛棚养养顺。”
赵二狗牵着牛绳笑着说道。
不,现在该叫他赵宝东。
听了这话,看热闹的村民纷纷让出一条道。
赵建坤则带着几个人去砍了几根木头,做了两个新牛车。
自从上次村里那几只“臭虫”,去假举报备被刘地堡收拾后,回来都消停了。
特别是赵宝冬,到现在隔三差五就被刘地堡让人拉去批几天。
所以,现在村里人要是砍点木头,采点石头,也没人再去举报。
本来山里人就淳朴,而且都是沾亲带故,谁没事去举报这些。
因此,赵宝冬等人已经被村里人给孤立起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比方说村小,赵宝冬那帮人没参与修建。
其他孩子上学,他们就去不了,赵宝冬家的儿子为这事在家哭闹不止。
最后他咬牙花钱给送去了邻村的村小,可这样一来花钱不说,还离家远。
村里人见状,没人同情他们,都说了一句,“该!”
要不是怕不利于团结,其他村民都打算把他们分出去。
倒是有两户识趣地,秋收完,就提出要把户口迁到其他村。
村委会当然是没有任何挽留,当天就给他们出了证明。
虽然他们惹人厌,但村委还是把他们的工分全部结清,并分发给了他们。
另外还有两户,主动到村委认错,在全村人面前检讨,承诺以后不再做出危害村里的事情。
不管他们是不是真心认错,但从这以后也确实消停了下来。
赵宝冬媳妇见就剩他们一家被孤立,不由抱怨起来:“就赖你!非要听赵志全的鬼话,看咱家这日子可咋过?!”
看赵宝冬默不作声,她咬牙切齿道:“那赵志全倒好,还在县里吃香的喝辣的,就跟没事人一样。”
赵宝冬听了这番唠叨,也是有苦难言,追悔莫及。
然而,几天后,赵志全的老婆带着儿子回到了村里,只拎着几件衣服,其他一无所有。
见到这个情景,村里议论开了,大家纷纷猜测这赵志全家里究竟出了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