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年夜饭前风波

“好,”赵建坤起身去洗漱。

等赵建坤洗漱完,炕被已经铺好了,他躺到柔软的炕上,舒坦极了。

王静怡依偎到他怀里,关切地说:“要是太累了,不如花钱买砖块盖吧。”

“再努把力,到年前我们就能采够了。”

赵建坤知道赵婶子不可能答应再盖一栋砖瓦房。

小主,

“睡吧。”他轻吻了一下王静怡的额头,然后熄灭了油灯。

正如赵建坤说的,除夕前一天,他们采集了足够的石头。

赵婶子见石头采够了,心里高兴,对王静怡说:“晚上做两个好菜,犒劳一下你爸和建坤。”

“我省得,”王静怡笑着回答道。

随后,她开始准备食材,打算晚上做个小鸡炖蘑菇,再炒两个菜。

当晚上的饭菜准备好后,王静怡便去通知大家可以开饭了。

晚饭后,等大家都回去休息了,王静怡对赵建坤说:“你再去给赵三老婶子他们送袋玉米面。”

于是,等天完全黑下来后,赵建坤便开始送玉米面。

虽说今年村里收成好了很多,但有些困难户之前欠了村委的钱粮。

还了饥荒后,他们的日子过得很紧巴。

王静怡知道有两户人家,猫冬后每天只吃一顿饭。

这天寒地冻的,王静怡怕他们饿出个好歹。

所以此前,她已经让赵建坤悄悄给他们每家送过一袋玉米面。

翌日一大早,也是除夕的早晨,这几户人家起床便发现窗台或院子里多了一包玉米面。

“他爹,你快出来看看。”老婶子冲着屋里喊道。

“咋了?”老头子应声出门。

一见门口的玉米面,他赶紧拎回屋里,并叮嘱道:“这事可别说出去。”

“他爹,你说这是谁送的?”老婶子疑问道。

“既然人家不想让咱知道,那就没打算要咱回报。但这人肯定是咱庄子上的,以后等咱条件好了,也对村里需要帮扶的人家好点。”老头子说道。

“就咱家这条件,还能等到咱帮扶别人?!”老婶子可不相信。

苦日子已经磨灭了她的希望。

“要是从前咱不敢说这话,但现在咱村可不比从前。

咱家今年已经把饥荒还的差不多了。等明年还完饥荒,咱也建个土石房。”

老头子的声音很坚定,眼里闪着希望的光。

“你这一说,也许咱还真能过上好日子。”

老婶子挖了一大碗玉米面,准备多蒸一些窝窝头,今天让孩子吃个饱饭。

其他收到玉米面的人家,也都没有声张,但都高兴的张罗起年夜饭。

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中,王静怡也开始忙碌地准备着年夜饭。

此时,虽然还是早晨,但厨房里已经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气,透着节日的温馨和热闹。

王静怡的手灵活地动着,她先是把一张张春卷皮铺平在案板上,然后夹上各种馅料,熟练地卷起来,形成一个个漂亮的春卷。

春卷炸的时候,王静怡开始准备肉圆子。

她把剁好的猪肉馅放在碗里,加入各种调料,然后用手搓成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圆子。

她的手如同雕塑家的雕刻刀,把猪肉馅变成了一个个金黄色的肉圆子。

油锅里的春卷开始变得金黄,王静怡把春卷一一捞出,放在盘子里。

肉圆子也准备好了,她把它们一个个放入油中炸熟。

就在王静怡刚刚炸好肉圆子时,响起了急促地敲门声。

正在劈柴的赵建坤,停下了手里的活,放下斧头,去开门。

“建坤啊,宝根天还没亮就去山里了,到现在还没回来。”桂枝婶慌张地说道。

赵宝根每天早上都会去查看陷阱里有没有猎物,但往日这时候他早就应该到家了。

“你别急,我去看看。”

赵建坤说完,跟王静怡打声招呼,便出了门。

“婶子,你别急,宝根现在也有经验了,不容易出啥事的。”

王静怡请桂枝婶回屋坐后,发现她的手冰凉,便给她倒了杯茶水,“婶子,你先喝杯茶暖暖身子。”

“哎,”冯桂枝依言,喝了热茶后,她颤抖的身体慢慢平复了下来。

王静怡看到这一幕,给桂枝婶的茶杯加满后,然后对她说:“婶子,你先在这里歇一会儿。我先去忙活了。”

“哎,你去吧,我在这等会儿。”

冯桂枝稍显局促,虽然她知道之前赵枝枝那么挤兑王静怡。

但现在出了问题,她还是只能到这求助。

王静怡又安抚了桂枝婶两句,便去准备贴对联所需的浆糊。

前几天她已经让赵建坤把对联写好了。

今年赵建国不在家,这些小活要提前准备好,不然家里少了一个人帮忙,难免会手忙脚乱。

等浆糊熬好后,赵建坤还没有回来。

这时,赵婶子把摘干净的韭菜送了过来:“静怡,你看看这些够不够用?”她说着便进了屋。

等赵婶子进屋,看见冯桂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