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怡赶到地里时,赵叔已经醒了,“爸怎么了?”
“可能是中暑了,”赵建坤说着又喂了赵叔一口水,“你怎么知道的?”
“村里婶子去家里喊人,妈可能出去了,来喊的我,”王静怡说着把装了灵泉水水壶递给赵建坤,“给爸喝下这个吧,这里加了防暑药。”
赵建坤接过水壶,给赵叔喂了几口水。
赵叔喝了几口灵泉水,人缓了过来。
“爸,你上岁数了,以后地里的活给建坤他们做,你干点轻活。”
农忙时农活重的很,皮都要晒脱了一层,年轻人还好,老年人是撑不住。
“大家都在忙,我咋能不起带头作用,”赵叔摆摆手,准备起身。
“咋滴,你以为你还是四十正当年吗!”赵婶子也赶了过来,“以后带头让你儿子带头,他年轻,也不看看自己多大岁数了!”
赵婶子说着扶住赵叔,“我带你爸回去,剩下的活你跟建国干。”
说到赵建国,赵婶子才发现没见他,生气道:“他哪去了?!”
“孙秀琴喊他回去了,说是有事情。”赵建坤把赵叔的东西收拾一下递给王静怡,交代道:“你跟妈先扶着爸回去吧。”
赵婶子听见赵建国给喊走了,一肚子不高兴想说,但是现在要紧的是先把赵叔扶回去,到了嘴边的话硬是咽了下去。
王静怡看赵叔情况已经好多了,接过东西带陪着他们回去。
“您岁数大了,这段时间在家歇歇,地里活有我和建国,”赵建坤叮嘱赵叔一句。
“老了,真的是不中用了,”赵叔摆摆手,跟着赵婶子她们一起回去了。
“妈,你陪着爸,我回去做饭了。”
王静怡把东西放好,转身回去做饭,她知道赵婶子心里不高兴,但是以后孙秀琴
回到家中,刚安置好赵叔,赵婶子就跟赵叔念叨:“老头子,你说建国找这个对象靠不靠谱,我总觉得不像我们庄稼人家的儿媳妇。”
“儿孙自有儿孙福,”赵叔靠在床上闭目养神,“建国跟建坤不一样,他在部队里,秀琴虽然不会做啥事,但是人家有个好工作。”
“你这个老头子,我说的是这个意思吗?!她工作是挺好,但是过日子的还得会持家,你看咱家静怡,不管持家还是教子,那都是没得说,仨个小孙子给她教导的多好,村里谁见了不夸一句。”
这点赵叔也是认可的,提到三个孙子,赵叔问了一嘴,“孩子们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