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欢把玩着手中的匕首,刀身纹路精致,寒光四射。

春花和杏儿在她身旁,小声道:“东家,这位林公子给您送匕首,是要示好还是要示威?”

“既是示好,也是示威。”沈清欢把匕首收入袖中,“不过这位林公子倒是个有趣的人。”

第二天一早,刘全带着账簿来见沈清欢。他手里捧着一大摞账本,每一本都厚厚的。

“东家,这几个月的账本都在这里了。”刘全说着就要打开账本。

沈清欢抬手制止:“先别急。春花,去把后院西厢房收拾出来。”

西厢房原本堆满杂物,春花带着几个小厮,不到一个时辰就收拾得干干净净。

沈清欢走进西厢房,打量了一圈,点点头:“这里就是新账房了。”

刘全不解:“东家,为何要单独开个账房?现成的账房不是挺好用的吗?”

“那是明面上的账房。”沈清欢指着屋内靠墙的位置,“在那里打个暗格,专门存放重要账本。

再把门窗都换成最结实的。”

刘全恍然大悟:“东家是要设立秘密账房?”

“不错。”沈清欢从袖中拿出一本薄薄的册子,“这是我新制定的记账方法。

每个分店每日的进账出账,都要按这个方法记录。”

刘全翻开册子,顿时瞪大了眼睛:“这...这都是什么字?”

册子上密密麻麻写着各种符号,看着就头晕。

“这是我独创的记账符号。”沈清欢说,“从今天起,所有账目都要用这种方法记录。

明面上的账本照旧,暗地里的真实账本要用这种方法。”

刘全挠头:“这得找个懂字的账房先生来。”

“不用找了。”沈清欢说,“我已经让人把赵三叔请来了。”

赵三叔是扬州有名的账房先生,在账房界摸爬滚打几十年,算盘打得飞快。

更重要的是,他是沈清欢的救命恩人。当年沈清欢落魄时,是赵三叔收留了她。

没过多久,赵三叔就来了。他穿着一身青布长衫,头发花白,腰板挺得笔直。

“清欢丫头,你找我?”

“赵叔。”沈清欢笑着上前扶住他,“您老人家能来,真是太好了。”

“你这丫头,说什么客气话。”赵三叔捋着胡子,“我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能帮你是我的福气。”

沈清欢把记账方法给赵三叔看。赵三叔仔细研究了一会儿,连连点头:“妙啊妙啊!

这方法既简单又保密,外人看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赵叔,这秘密账房就交给您了。”沈清欢说,“您老人家放心,我已经让人在后院给您准备了一间上房。”

赵三叔欣然应允。当天下午,他就带着徒弟小六子搬进了后院。

小六子是赵三叔的关门弟子,十六岁,小小年纪就精通算账。

他机灵得很,一学就会。

沈清欢让人把各地分店的账本都搬到秘密账房。

赵三叔和小六子一天到晚埋头核算,很快就把所有账目都整理清楚。

这天,沈清欢正在账房查看账目,小六子突然发现一个异常:“东家,这笔账有问题。”

沈清欢接过账本一看,是南阳分店的账目。上面显示进货一千斤白糖,可实际支出的银子只够买八百斤。

“去把南阳分店的掌柜叫来。”

南阳分店掌柜姓张,叫张德,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