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建凡继续写信报平安,嗲嗲娭毑、父母、叔叔、聂伯伯和干爹,最后是文建平,这些人都需要文建凡亲手写信问候的,家人的信必须写自己过得好,吃得好睡得香。
聂伯伯和干爹那里可以说一说四九城发生的事情,吐槽一下四九城的人民是怎么排外的,再写写自己的解决之道。
老大那里就要提及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了,一辈子的两兄弟,即使家里还有别的弟弟妹妹,那也没有这对孪生兄弟的感情深。
写到第三封信的时候,蒯主任过来了,还带着个四、五岁的小子。
“向东,这是你哥文建凡,你今后就管他叫哥,知不知道?”蒯主任照着孩子的屁股打了一巴掌,又对着文建凡说道:“家里的小仨儿,听说我要来便宜坊,死活吵吵着要来,实在是对不住啊。”
“没关系的,蒯叔,他这不上幼儿园的吗?”文建凡并不在意多个人吃饭,他早就估计到这种情况了,还特意 多点了一只鸭子。
小主,
“哥,你是从乡下来的吗?”蒯向东小小年纪,估计和京城人民一样,习惯了把外地的人叫作乡下人吧。
“呵呵,是啊,我和伟人是老乡呢,还和雷锋叔叔是同一个县的。”文建凡回答道。
“那是你给我买的零食吗?我爸说......”小屁孩被他爸把嘴巴都给捂住了。
小孩子天真,口无遮拦,听到什么就会说什么,蒯主任的动作让文建凡知道他一准是回家吹牛逼了,肯定说的是自己怎么巴结他。
“您的烤鸭好了,三位慢慢吃,还一只要等会儿,那一只要不要也帮您把它片咯?”店里的小二哥问道。
“您给再上半只,另一半我留着带走,谢谢您呐!”文建凡想的是吃就吃饱。
一只鸭子十二块钱,加上另外两个小菜一共二十七块多钱,不便宜,现在一个人的平均工资也就四十不到,这一顿吃掉二十天的工资,蒯主任有些怕了,吃别人三次饭,自己怎么滴也要请他吃一顿啊。
敢在这年月大吃大喝的人还是不多的,国人的传统就是节俭,哪怕小向东手上的一块鸭肉掉在桌子上,他都马上捡起来放进口里。
文建凡是不赞成节俭的,留那么多钱做什么,给未来的孩子?我自己过得舒服点不好吗?孩子要是自己能赚钱,留那么多干嘛,要是不能赚钱,给他金山银山他也守不住,何必呢。
他从小不喜欢吃面食,就喜欢吃辣味浓烈些的菜,肥肉他更是一口都不爱吃,除非是大厨做的红烧肉、扣肉,他可能会吃上一两块,别的真是敬谢不敏。
蒯家父子一个大吃货,一个小吃货,文建凡夹了两筷子鸭脖,一只鸭子就没了。
“别急,还有鸭子,还有菜,咱们慢慢吃。”文建凡劝道,吃太快对肠胃并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