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国宝

一大早文建凡准备练拳的时候,小本子代表团正好下来,他们要乘坐最早的国际航班回国。一个月的朝夕相处,洼内和芦田十分感激文建凡给他们的帮助,俩人朝文建凡挥了挥手,芦田还抱了抱文建凡,想要夺走他的初吻,这可不行,初吻还是留给这副身体的初恋比较有意义,所以芦田吻在了他的脸上。

“我们在关西棋院等你呀!”已经坐上车的芦田大声朝文建凡喊了一句。

下午,国家棋院一行也踏上了北上的列车,文建凡最是志得意满。这一趟的行程兜了一个大圈,但是获得的收获无法估量。

“爷爷,爷爷,我回来了!”文建凡朝着中戏传达室喊道。

陈宝国和同学正好路过,“哟,怎么这么多行李啊?我也给你搭把手。”

老爷子笑得见牙不见眼的,“走,我们进屋去,这是带回来些啥呀?”

“没买吃的,不过都是一些好东西,等会儿我再跟您说。”文建凡拎着装着瓷器的箱子进了房间。

三个人把行李放下,陈宝国说道:“老爷子,老弟,我先走了,有啥好吃的记得给我留一口啊。”还念念不忘他们家的辣椒萝卜呢。

“那么着急走干嘛呀?一会儿一起吃饭吧,老弟请你吃大餐!咱们去老莫吃去。”四九城的老莫全名“莫斯科餐厅”,对于皇城根下长大的北京孩子来说,那是档次,普通人家根本不敢想。只有大院子弟们,“老莫”才是他们神往的地方,那里留下了更多呼朋唤友、海侃神聊的青葱记忆。

“那感情好,老爷子,您家这小老弟合适嗳。”陈宝国乐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那快到吃饭的点儿我再过来,现在还得去排练呢。走啦,老爷子。”

文建凡手脚利索的把几个箱子放进睡房,“爷爷,吃的我没买,给您带回来一点茶叶、一把扇子,等我找人写好了字,夏天您再拿着玩吧。”

“行,回来了就好,这次比赛都还顺利吧?”老爷子和文建凡在暖房里给绿菜浇水。

文建凡比了个手势:“顺利,您的孙子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砍瓜切菜自然是不在话下。今年咱们一起回星城过年,咱们带些什么东西回去呀?”

“你熏点腊肉吧,这年月还是多吃点肉好。”老爷子早就对票证制度不满了,买啥玩意儿都要票,没票就买不了,营业员还一个个大爷似的。

“嗳,到时候再带些烤鸭烧鸡回去,爷爷,明年夏天咱们把老大转过来,让他也到咱们四九城来读书,您看行不?”

“你嗲嗲娭毑会放人?再说读个一年书有啥意思,还不是要参加工作?再说你们年龄还小,达不到参加工作的标准,基本上只有上山下乡一条路,还不如在星城读书呢。”

老爷子说的也是实情,上山下乡对文建凡来说不现实,毕竟他已经属于国家棋院了。但是文建平很可能要面临这个现实问题。

“爷爷,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国家总不至于无缘无故缩短对小学和初高中的教育时间,而且那些工农兵大学生有的大字都不识几个,只知道背诵语录,其他的数理化一问三不知,明显的良莠不济啊。这样的人进大学和进幼儿园有什么区别,只要根正苗红,凭成绩考进大学才是道理嘛。不然咱们国家老一辈科学家都不在了,那国家还怎么建设啊?所以我估摸着高考总是会要恢复的。”

老爷子沉默了半晌,他不知道文建凡说的对不对,但是道理还真就站在文建凡这边。“那你把你家老大弄到四九城来干嘛,要是能考大学,在星城不是一样可以考试的么?”

“嗨!这古时候还分南榜北榜招录进士呢,自古就是南方人读书强,北方人彪悍些,读书就偏弱一点。要是户口到了四九城,咱们就是北方人了。南方人在北方考试,那全国的大学还不是随便挑啊。”

“可要是没高考,你们家老大不就要上山下乡了么?”老爷子这话说的也在理,七五年一月全国近千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谁敢保证自己家的孩子不去乡下生活?而且四九城的招工征兵工作哪是那么容易的,嗲嗲娭毑放不放老大出来还是个问题。

“行吧,到时候再说吧,说不定我们就赶上好时候了呢。”文建凡不甘心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