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文先生好靓仔咯!他说要给你个惊喜,等你到了就知道了。”年轻人帮忙把行李放在车尾箱,文建凡已经上车了。
两个人在车上一番交流,原来这司机大哥名叫吴宇森,已经年过三十。七十年代后期香江的小车已经不少了,总体还算好,没有塞车。
车子到了文建凡在香江的别墅里,罗主编和一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站在门口。
罗主编和文建凡的关系自然是没得说的,当即就给两人介绍道:“这位是张彻张导演,这位是我给你介绍过的小弟,文建凡。走走走,咱们进屋里说话。”
家里主人到来,管家和下人自然是主动过来见礼的。
张彻是江浙人,沪市长大的,再加上长期担任导演,见识自是不凡,一眼看过去,全是明代的黄花梨家具,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有钱买不到这么完整的一套,心里对文建凡的家世更是有了几分忌惮,这孩子莫不是大家族或者是新贵家族出来的三代弟子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番寒暄下来,文建凡说道:“这次过来,我还真得多向张大师请教,我很多方面都不懂,学院里老师虽然教了一些,但不够完整,我想系统的学习一下整个电影的制作过程,如果学得快,暑假的时候我也想上上手。”
别说当导演要学习多久,就是一门普通的技术,没个七八年都别想学到完整的知识。在木艺界,流行这么一句话:三年学徒,五年半足,七年才能成师傅。
坐在一旁的吴宇森捂着嘴在偷笑,什么意思自然是不需要解释。张彻也有点发晕,你写剧本、写歌和拍出一部完整的电影不是一回事啊!真要这么简单,那导演还不遍地走啊。
罗主编笑着替文建凡解围道:“张导,他的意思是暑假还想跟着你学习,你手把手的教他,他呢,上上手帮你减轻负担。”
“教我肯定会用心教的,能学到多少就看你自己的聪明和勤奋了。有什么不懂的,你甚至还可以问问小吴,他也跟在我后面学了几年,早就开始独立拍摄了。总之,在片场里,任何人都可以是你的师傅,身段放低点,不懂就问,多学一学就好了。”张彻和罗主编的交情看来很不错的样子。
管家示意饭菜已经做好了,众人移步到餐厅吃饭。
酒是喝的绍兴黄酒,菜就是普通的家常菜加上两个海鲜。一筷子下去,尝到的味道却是与家里的味道天差地别。富贵富贵,富人三代之后身上才带着点贵气。
张彻放下筷子问道:“老罗,今儿这菜味道恐怕不一般呐!说说,有什么秘诀没有?”
“猜出来了?看看这两位少年英雄怎么说?”老罗卖了个关子。
其实第一口文建凡就尝出了不一般的味道,仔细一想,还真是《红楼梦》里吃饭的菜肴,当即也是微笑不语,众人都看着吴宇森,吴宇森哪怕是读过《红楼梦》,哪里还会记得书里出现过的菜品,他摇了摇头说道:“给点提示行不行?”
“书,一本书里记载的。”文建凡脱口说道。
“这还是上次他跟我说的,要吃到书里写的那几个菜,张兄,再尝尝。”罗主编主动邀请道。
“这可是难得的佳肴,我是得好好尝尝。你说这古人怎么就这么奢侈呢?富的永远比不上贵的。”张彻又提示了一句,见吴宇森还是没什么反应,就知道今天带来的这半个徒弟根底太浅,也就不去管他了。
男人在一起,除了喝酒之外,话题几乎不会谈到女人,要么是忧国忧民的大事,要么是古今中外的历史典故。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国民四公子。
四公子其实不是固定的说是某个人,而是一个时间段里的名人子弟。四公子所指何人,说法不一,若把各种版本的四公子加在一起,有八九位之多。例如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张学良、首任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清末状元及农商总长张謇的儿子张孝若、直隶都督张镇芳之子张伯驹、浙江督军卢永祥之子卢小嘉、总理孙中山之子孙科、民国执政段祺瑞之子段宏业、皇族贝勒载治之子溥侗等等,都属于被社会各界曾称为“民国四公子”的人选范畴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