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盖寺绿松石有两种颜色,对面的人一听文建凡这话就知道来买绿松石的是个大买家,还是个包子。现在的绿松石都是以铁线为美,只有文建凡这种傻子才不要带铁线的。于是压低声音说道:“这些都是最上等的绿松石,价钱可不低啊。”说完还伸出手示意自己要出价了。
“直接说就是了,你有多少?我只要不带铁线,按斤算。”文建凡不习惯和人比划。
“那当然,那当然。这个数,保证颗颗都是精品。”老板也不犹豫,伸出一个巴掌,“老板,没有铁线和其他杂质的绿松石,越大越难找。我这还有我们鄂省宜昌产的玛瑙,您看一眼不?”
“宜昌也产玛瑙?”文建凡还真没听说过。
“我这里就有几颗,您先看看,这东西可不好寻,得在长江边上慢慢找。”老板解释道。
文建凡接在手里,这种玛瑙质地细腻,颜色娇艳、清澈透明,说是宝石一点都不为过。“也和之前那个一个价?”
“瞧您说的,这个您给这个数就行。”老板比划了一个OK的手势,这东西要在河边捡,不要什么成本,老人小孩在河滩上遛弯都有可能捡到,只是真正特别漂亮的还是很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货都在这里还是在哪?”
“哎哟,您要多少?”
“绿松石我只要蓝色的和大号的绿色,你有多少,别怕我吃不下。”文建凡说道。
“老板,大号的绿松石您得让我马上赶回去,最多三天,我就能赶回来,要不三天之后咱们再交易,成不?”谁都不想漏掉一单大买卖。
“行,大概有多少?说个数,我好给你准备钱。”文建凡有些失望,还要等等才能拿到。
“您要的量大,我就给您一块儿算,我家里还有三十多斤绿松石,都是积攒下来的,没铁线的,我亲戚那里也能弄到三五十斤没铁线的,再有就是南红玛瑙了,一百斤只多不少。您给四千二,你看成不成?”
“三天?我怕你连十堰都赶不到哦,拍个电报让人送过来不就得了?而且多来点绿松石啊,少了没什么意思。再找找人,凑个两百来斤都没关系,不过要是有铁线的我可不要啊。认得美元不?不认得我就找人自己换。”文建凡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美元大钞出来。
老板摇了摇头,外国钱对他来说没什么用,远不如人民币来得实在。
“土包子,明天拍电报回去,让你家人带过来还快些,钱我有,我在这里最多也就待这么长时间,不然成交不了我可不负责。”文建凡倒不是心痛钱,而是不想老拖下去。如果这单买卖做成,文建凡也算得了稀罕物件,蓝色的绿松石本就不多,没有铁线的精品就更加难得了。
约好了时间地点之后,文建凡继续逛了一圈,手上多了十几个画轴,五百块买了一堆卷轴。现在的古画不值钱,一幅唐寅的画国家收购价格一十五块左右,瓷器也是按照器型的大小收购。
“你怎么收破烂还有瘾了是吧?”老王的话脱口而出。
“先回去,一会儿送你一一幅,好好保管,将来你家老大的房子就靠你手气了。”这些卷轴里有明代大家的字画,也有好些清朝的,就看老王能不能抽到名人名作了。
“嗬,你可拉倒吧,我自己的房子都解决不了,还解决孩子的房子,你咋不让我当冠军呢?!”老王踩着单车,大家都是拿的死工资,唯一让他羡慕的是那些奖励。全国冠军奖励一百元,亚军八十,友谊赛只有差旅费,没奖金啥的。
“老外有句格言,不冒险永远喝不到香槟。格局,格局放大一些,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嘛。老罗不是捐赠了二十万美元用于改善咱们棋院的住房问题么,打报告申请呗。”文建凡绝对是最先知道这个信息的,毕竟这钱就是他自己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