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成功,孙大圣反而需要重新找回六欲。
寻找六欲的责任委托给了陆镇。
按唐僧的说法:
孙大圣人性、神、佛三性具足,方可拯救神明和四大部洲的生灵。
唐三藏几人说孙悟空来历不简单,背景非常深厚,口口声声称他作穹宇之子。
山真人和地涌观音也谈到神明之上还有虚神。
只是不清楚孙大圣穹宇之子的身份是不是与虚神有关。
更不清楚,三性具足的孙大圣,何德何能拯救神明和四大部洲、三千世界的生灵?
越想越多,线索如麻,令人糊涂。
陆镇将脑海中的联想甩开。
集中注意力分析五贼。
唐僧第二次遇贼,那是一伙剪径强盗。
大圣嫉恶如仇,毫不客气地尽皆打死。
同样引起唐僧强烈不满,迂腐之气发作。
第二次赶走了孙行者。
这才有了之后的六耳猕猴作乱,冒充行者,打死唐僧。
真假猴王上天入地,打的天翻地覆。
以假猴王被打死结束。
第三次遇贼便是在这铜台府、地灵县。
寇洪竖起“万僧不阻”牌,立誓斋万僧。
四人的到来,正好凑足了万僧之数,寇家“斋万僧”功德圆满。
盘桓一个多月,方才谢绝了寇家的热情挽留,重新上路。
谁知寇家炫耀富贵,大张旗鼓的送行的行为。
引起贼人眼红,趁着月黑风高,大雨倾盆的暗夜,闯进寇家,踢杀了寇洪,将寇家财物洗劫一空。
贼人逃出城外,遇到了在华光行院避雨的唐僧师徒。
四人将被劫掠的财物抢回,放了贼人。
送回财物时,却被诬为强盗抓进大牢。
这是唐僧注定的牢狱之灾。
孙大圣不但为师父洗清冤枉,还将寇洪的魂魄从阴间地藏王菩萨讨来,将其复活,还延寿一纪。
寇洪感激涕零,追随一同前往灵山不成,才修下四圣祠。
六欲之贼是大圣情欲所化,其中更名闫瞎子的眼爱欲已经归附。
其他五贼行踪尚无头绪。
但地涌观音讲述她跟回大耳初次相遇的情形时。
回大耳上吊的那金黄的丝绦上,沾染着浓烈的孙大圣的气息。
结合回大耳来历神秘,陆镇怀疑回大耳很可能是六欲其中一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