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我自可下去一探

行了不到半日,几人来到了小伙计指点的北坡山脚下。抬头望去,只见山势险峻,林深茂密。山上隐隐有雾气缭绕,透着一股神秘气息。

下得马来,找了几棵大树环抱处将马拴好,天机拿出干粮饼子和水分递给大家用了起来。云天明道:“府医和林风就不要上山了,你们在此地看护车马吧。我与天机上去即可。天黑前必定下来。”

林风本就嫌上山太累,闻言很高兴,“公子放心,小的定当将车马看好。”

李府医却是欲言又止,云天明浅浅一笑,“放心,若真有什么雪莲之类,我定让天机为你采来。”李府医有些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二人简单收拾了一下,各自带了件厚一些的长衫便开始上山。果然北坡山势较缓和,一路上行并不算太累。

时值六月天,关内正是炎热之时。就是临江县稍凉一些正午也有炎热感,而这里却是褪去了银装素裹,夏凉如春。

走到险处,天机身手灵活地带着云天明凌空踏步而行——云天明不禁眯起了眼:这天机的轻功可不像寻常武者。自那晚在姑苏有贼人入府时天机的表现来看,云天明心中明白这天机定是皇上或是太上皇的人。以天机对他的维护,他更愿意相信是后者的人。

一个多时辰后,二人终于上了山顶。抬眼望去,二人才明白尚老哥说他们当时为何被这风景惊住:山顶空无一人一动物,只有一泓天池水宛如蓝宝石,波光粼粼。那碧蓝澄澈的湖水宛如一面巨大的宝镜,静静地映照出远方皑皑白雪覆盖着的几座雄伟山峰。这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就好似一汪来自上苍对人世间饱含深情与眷恋的盈盈秋波,神秘莫测且幽静安然地存在于此间天地之中。

就在离此不远之处,一道气势磅礴的瀑布如同一条洁白的长虹横亘天际,又似璀璨的银河从九天之上倾泻而下。那湍急的水流奔腾呼啸着,撞击在嶙峋的岩石上,顿时水花四溅,犹如无数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和温润如玉的碎琼乱玉四处飞溅。此外,还有一个温泉镶嵌在山谷之间,热气腾腾的泉水从地下汩汩涌出,形成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水池。池中的水清澈见底。远处茂密的树林如同绿色的海洋一般蔓延至远方,一眼望不到尽头。高大的树木直插云霄,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林间弥漫着清新的空气,夹杂着草木的芬芳,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云天明想到牛郞渡与补天石,四周寻视,果然见到就在此处不远的两座山峰之间是天池的出水口,一条小河静静流淌,想必这就是乘槎河?了。而这条小河上,有一块横在河中的石头,仿佛是一座小桥,帮助人们过河,河对面则又是一座山峰——这必是牛郞渡了,对面那座山峰则是后世所称的织女峰。而在乘槎河的河口,有一块巨大的石头,像一根巨大的象牙伸入天池之中,也仿佛是“天”字的一捺。

云天明按住心中的激动走了过,果然如他昨晚在脑中“百度”到的一样:后世二十世纪初,全面科学考察长白山的第一人、给长白山诸多山水峰峦命名的刘建封,在其所做的《长白山江岗志略》中称补天石在龙门峰东侧,天池出水之处。石半居水中半居峰上,特起而高。窥其形势杜池水口,作中流砥柱,亦似有补天池缺陷之象。

云天明对身边的天机道:你腿脚利索,去四周看看有无何特殊之处。还有看看有没有李府医所说的雪莲。一会儿过来寻我。

天机答应着去了。云天明走上前细细观看这补天石,果然上面有烧灼的痕迹。云天明自是知道此乃火山喷发后岩浆遇冷凝固而成,所以被烈火炼烧过,上面保留着许多气泡和擦痕,以这个时代的人的理解,说如此大的巨石被炼来补天也不足为奇。它的形状,好似长长的一块面团,从天上遗落下来。云天明粗粗了一下,这补天石最高处大约10米左右,长约50余米,就是一个伸入天池的袖珍半岛。

能准确地将这大荒山上的补天石作为《红楼梦》的发端,可见作者是十分清楚地知道此地的。后世因此有人考证出原作者不是曹公而是一位满人,云天明实不敢苟同。想那曹公的先祖曹锡远属于正白旗包衣,曹公的曾祖母孙氏又是康熙皇帝的乳母,曹公的爷爷打小与老康亲如兄弟,知道清朝的圣山上有什么景致有何奇怪?既是正白旗包衣之后,曹公也算得上是满人了。

此时已近申时,云天明环顾四周空无一人,只有静静的天池和山峰、溪流在陪伴他。他又细细打量四周,确无一丝人类住过或是长时间活动过的痕迹,也不见有什么奇花异草或是珍贵药材。无量寿禅寺的方丈指点他来此处的用意到底是什么?云天明不禁又把目光投向了那幽深而美丽的天池。

湖水清澈而深邃,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仿佛无数细碎的钻石在水面上跳动?。四周环绕着的洁白雪峰像是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宁静的水域?。此时雾气散尽,天池一眼几可望到底,的确不见有活动的生物在其中。

巡视了一圈的天机回来了,“公子,四周无异常。周围的山峰我没进去,附近未见李府医想要的药材。”说完二人都笑了。又见云天明紧盯着天池水看,不禁奇道:“公子看什么?莫非水中有何公子想要的东西?”“并无。只是奇怪这里只见出口,不见入口,这池水不知从何而来?且如此清澈之水却未见其中有一条游鱼,你说奇怪吗?”

天机也细细瞧着,应道:“确实奇怪。要不让我下水里看看究竟?”

云天明心道“后世有人下到天池考察水怪都是乘潜水艇下去的,你可真敢开牙!”

便横了天机一眼:“这池水离这山顶目测有20余丈(大宇朝一丈相当于3.2米),你如何下得去?且这水温不知凉热,你也不怕下去冻死或热死?”

天机一愣,“热死不可能,冻死?这可是盛夏啊,水能有多凉?至于高度,呵,沿着池边突起的石头我自是能下得去。公子你要真想知道究竟,我自可下去一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