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奉天子以令不臣!

主公所担心的种种事情,便会迎刃而解。

一个大好机会,便会主动的送到主公的面前。

有些事情现在看起来,没有什么太好的解决办法。

但只要等下去,或许就会发生一个很大的不同。

眼前看起来无解的事儿,那到了那时再去做,就会变得很好做。”

张成说的是实话,毕竟历史上便是如此。

听到张成如此说,曹操默然无语。

很想给张成一个眼神,让张成自己体会。

他觉得张成说的这些话,等于没说。

因为在他看来,所谓的天时什么的,这玩意儿太过于玄学,根本说不明白。

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儿。

谁知道接下来事情的变化,会朝着自己有利的一方面发展,而不会朝着更坏的方面发展呢?

相对于所谓的等待天时,将命运还有机会,交给上天来决定。

曹操更加喜欢,把一切事情都给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此才有安全感。

戏志才和郭嘉人对视一眼,也都摇了摇头。

觉得张成这话,说的不太好。

他们也都担心等下去的话,会出现意外。

“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越早将天子弄到手中,就越是有利。

可以围绕着天子,做出更多的事情来。

等天时之事,难以预测,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儿。

此事还是能尽早做,就尽可能的早点做。

我们这边,也想着奉天子,以令不臣。

如今之天下诸侯何其之多?

有才智的人也非常多,保不准就有别人,同样会想到奉天子以令不臣。

从而会让别的诸侯去做。

到了那个时候,被别人抢先一步,将天子接走控制在手中。

那我们这边,可真的是追悔莫及。

所以此事不能等,需要越早完成越好。”

听到郭嘉如此说,曹操还有戏志才二人,都是跟着点了点头。

很显然,这是他们三个人的共识。

这同样也是曹操,为什么想要尽可能快的,将天子弄到手中的一大原因之所在。

“在这些人当中,我最为担心的其实是袁绍。

袁绍那边有才智的人很多,有极大的可能,会有人看到迎接天子,以令不臣的好处。

并建议袁绍如此作。

而袁绍也有极大的可能会做,且也有能力如此做。

一旦让天子到了袁绍的手中。

那么在接下来,我等这边的事情可就难做了。”

曹操将他最为担心的事,说了出来。

一般而言,在对外之时,曹操都表现的对袁绍很是恭敬。

一副以袁绍马首是瞻,以袁绍为老大哥的样子。

但现在在场的几人,都是他的心腹之人。

所以曹操便也不再藏着掖着了

言语之间,他将对袁绍的一些担心,说了出来。

同时也暴露了心中的一个想法。

那就是在目前而言,曹操是将袁绍,作为一个强劲对手的来看。

曹操如此想,倒也在情理之中。

毕竟从曹操少年时,便一直跟在袁绍这个老大哥的后面。

袁绍弄走了他很多的资源,得到了曹家的不少东西。

可袁绍那边,所给的回报,却并没有那么多。

曹操又不是傻子。

袁绍,以及袁绍身边的那些士人们,对于他的一些偏见与歧视,他感受的很清楚。

哪怕是他拼了命的,想要融入那个圈子,最终也很难真的挤进去。

无论他这边怎么样的努力,他们看他的眼光,依然只有一个。

那就是宦官之后,上不得台面。

和他们那些高贵的士人,完全没有办法比。

曹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表面八面玲珑,但内心之中,自尊心其实是极强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心里面若是对袁绍有太多的好感,那才当真是不可能。

将袁绍视作最大的对手,想要进行赶超,是一定的。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曹操也就不是曹操了。

郭嘉和戏志才二人,虽然没有说话。

但是,从他二人的神色上面,就能够看出来。

这同样是他二人所担忧的事儿。

这是他们二人,和曹操在之前经过一番商议之后,所得出来的共同结论。

小主,

张成闻言,摇了摇头道:

“主公……岳父大人,这个担忧您倒是不必有。

我觉得这等事情不会发生。

天底下其余的诸侯,都可能会做出,迎接天子东归的举动,唯独这袁绍不会如此做。

袁绍此人狼子野心,很早之前,他袁家就成了天下仲姓。

如今的大汉,变成现在这个模样。

他袁绍在里面,没少推波助澜。

导致大汉成为现在这一片混乱,诸侯遍地的样子,莫非真的就仅仅只是董卓一人的责任吗?

乱天下者,并非只有董卓。

袁家在里面,也出了一份很大的力气。

当初诛杀宦官之时,主公提议不调动外兵,只用洛阳那边的狱吏,便足可以将十常侍给拿下。

可结果,袁绍却偏偏提议,要让何进动用外兵,招外兵进入洛阳,共同诛宦。

主公当时,都已经明确的说出了,招外兵进入洛阳,将会产生的一些可怕后果。

可袁绍还是一意行之,并最终让何进听从了他的意见。

袁绍此人,并不是一个傻子,相反他还很聪明。

可他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偏偏在这种事情上,犯了如此大的一个错误。

主公觉得……这可能吗?

在我看来,最大的可能,是袁绍故意如此做。

他们袁家,本身就有些所图谋。

想要趁机获取更大的利益。

董卓乃是袁隗提拔起来的。。

可以说,是他们袁家的门生故吏。

董卓进京之后,他们袁家获利最大。

只可惜,他这边算好了一切,却没有算到董卓,在关键时刻的撂了挑子,不跟着他们袁家干了。

主公,这袁绍等人,当初就如此做。

到了现在,莫非就想要迎接天子了吗?

在我看来,这可能性不大。

在主公这边看来,天子若是能在身边,可以奉天子以令不臣。

天子将会变成主公的一大助力。

但在袁绍那边来看,说不定会将天子视作一个累赘。

他袁绍现在,做事儿自由自在,完全就是一个土皇帝。

可如果是将天子,迎接到他身边。

他袁绍头顶上,将会多出多少人来?

你要知道,随着天子一同到来的,可不仅仅只有天子。

还有一些汉朝老臣。

此种情况之下,袁绍必定会受到一些制约。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袁绍那边,所汇集的有很多人,都是世家大族之人。

天子来到袁绍那边之后,仅从这优先等级上来看,里面的不少人,就将要优先投靠于天子。

袁绍又不是一个心胸气度特别大的人。

所以说,他有极大的可能不会去做此事。

哪怕是有麾下的谋士,向他提议,给他说出种种好处。

他如此做的可能,都不是太大。

袁绍此人,确实非常强悍,如今实力也强。

但是主公对于他,有些时候也不必太过于高看。

袁绍此人好谋无断。

不过靠着当初,他们袁家的巨大声望,还有袁家留下来的诸多政治遗产,方才走到如今这一步。

真的放在同一平面上来比的话,他绝对比不过主公。”

张成的这一番话,将曹操说的心里面是美滋滋的。

觉得张成说话真好听,这不愧是自己选定的女婿。

人超有才,说话也超好听。

他觉得张成的这一番话,说的非常正确。

尤其是在这一番话里,张成将他给抬高了很多,将袁绍给痛批了一番,听起来当真是过瘾。

郭嘉和戏志才二人,也都跟着点了点头,觉得张成的分析确实有几分道理。

但片刻之后,戏志才还是开口道。

“高就,你的分析确实有道理。

可此事也仅仅只是分析。

袁绍,虽然看起来似乎有些志大才疏,但是也真的有些本事。

他所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可并不仅仅,只是依靠着袁家这棵大树。

他凭借一个袁庶子之身,最终取得现在的成就。

就足可以说明,他本身能力也是很强的。

这人也有着一些见识。

在迎接天子这事儿上,还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毕竟迎接天子到身边,虽然对他来说有些弊端。

但仔细算来的话,其实利益更大。”

张成听戏之志才如此说,忽然笑着望向戏志才道:

“既然志才兄长如此说,那不如我们两个人,就此事打一个赌如何?”

一听到张成,说要和自己打赌。

戏志才立刻就升起了,非常不美好的回忆。

原本的时候,他对于自己的看发这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觉得袁绍那边,可能没有这么蠢。

不会如同张成所分析的那样行事。

真的和张成进行打赌,自己的赢的非常大。

但是一听到张成要说,给自己打赌,戏志才还立刻,就将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

“不打不打,本人和赌毒不共戴天!”

上一次,他就已经在高就这里,吃了一次亏,上了一次当了。

小主,

那次同样是觉得,自己赢面非常大。

很自信的去给张成进行赌,结果一下子就把自己的酒,全给输光了。

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喝酒。

虽然戒了酒,并且勤练张成教授的五禽戏之后,他的身体健康了很多。

和之前不能同日而语。

可是一想起当初戒酒时的那种痛苦的经历,戏志才还是决定要引以为戒。

绝对不和张成再打任何的赌。

那怕是觉得自己绝对能赢,他也绝对不会再和张成赌。

这是血泪的教训,他绝对不允许自己,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

“志才兄,咱就再赌一次,我这人又不是逢赌就赢。

很多事,我其实也没有什么把握的。”

听到张成这样说,戏志才将头摇得更狠了。

“不赌不赌,坚决不赌。

说事儿就说事儿,不要将打赌给扯上。”

张成这浓眉大眼的家伙,坏的狠!

上一次就坑的自己,不能再喝酒。

这次又要给自己打赌,再来一个不能去勾栏听曲什么的,那今后自己就算真的长命百岁了。

人生也直接变得了无生趣。

他才不拿自己的幸福,去做赌注。

戏志不上张成恶当。

他想了一下,便转头望向郭嘉道:

“奉孝,要不咱俩赌?

志才兄太没意思了。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咱在这里就此事打个赌,算是风雅之事。”

郭嘉也立刻摇头,表示不和张成打赌。

虽然张成以往的时候,并没有给郭嘉打过赌。

郭嘉没在张成手里面吃过亏。

但是有戏志才这个前车之鉴,郭嘉这种聪明人,说什么也不会上张成的恶当。

张成再三邀请,郭嘉还是摇头拒绝。

张成就将目光,投向了曹操道:“那个……岳父大人,要不,咱俩打个赌?”

曹操将眼睛一瞪。

“你想纳一个妾,还是纳两个妾?”

张成立刻摇头

“岳父大人,咱不打赌了,不打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