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话的孩子,”她的头被一双手轻轻抚过,带着浓郁的情感,“咱们以后再见,一定会再见的,昂。”
她的语气,好像在哄一个孩子。
叫孙耀华也因此生出无限眷恋,希望时间永远定格在这瞬间。
“好。”
她终于发出了确切的回应。
她们……一定会再相见的。
歪塞码头。
孙耀华所在的轮船,即将靠岸。
她可以明显看到,码头边上停着的几艘战船。
从上面下饺子似的跳下来一个个身着军装,扛着枪背着包,全副武装。
她仔细观察了他们的装扮,头盔上镶着青天白日徽,衣服都是土黄色,面料也不差,有些像是耐磨的尼料,这应该是中央军部队。
还有落地的哒哒哒声。
鞋子就不会是布鞋了,算是品质相对较好的作战皮鞋。
看到他们,她的心就好像在现代时候迷路或丢东西后看见人民警察的熨帖。
他们装备齐全,精神抖擞,即便知道结局,但也无法改变她这一瞬间的心安。
在她离开的这段时间,上海城内多了许多“战时准备”的痕迹。
闸北的民房都出现了“碉堡化”样式,这里是杜月笙的地盘,他带头帮忙建的,算是帮了大忙,万一往后开战,对我方战情还是我方百姓,都有益处。
只是……
她想起刚才下船时,扫到的日本海军司令部。
呵。
那城墙啊,就是她这个非专业的人都看出了门道。
真厚呐。
露出的洞口又小又深,还架了非常多的要塞。
这怎么打呢。
她觉得就是炮轰都轰不穿。
但她能看到的,想到的,自然会有人比她想的更早更多。
比如现在,她在街上走着,就可以看到许多与她一样东张西望的人。
与路人行色匆匆,被炽热阳光晒得睁不开眼的样子有明显区别。
他们并不在意这些,而是只将注意力放在了城市建筑群落,街道道路的宽度和走向。
“哎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