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你赢了

黎王走到房中间位置,才停住脚步。

只见他恭恭敬敬地朝着前方深鞠一躬,行了一个标准的揖礼,“微臣拜见陛下!”

行礼后,他直起身体,头颅微垂,双目朝下,静立在原地,等着南渊帝发话。

此刻,南渊帝正伏于案几之上,全神贯注地仔细审阅着奏章。

听到说话声,他缓缓抬起头来,目光穿过高垒的奏折,精准无误地落在了已经站得笔直的黎王身上。

南渊帝的嘴角不易察觉地泛起了一抹淡淡的微笑,轻声问道:“子辰啊,今日你怎么会有空前来宫中呢?”

黎王抬起头回道:“回皇兄,臣弟得知皇兄近些日子一直埋头于繁忙的政务之中,心中实在挂念,故而特意前来探望一番。”

言罢,他目光凝视着端坐在龙椅之上的南渊帝。

皇帝缓缓放下手中紧握着的朱红色毛笔,轻轻地叹息一声,语气略带疲惫地道:“唉……这朝堂之中潜藏着的那些来自北疆的奸细至今尚未被揪出,可偏偏又不能贸然行动以免打草惊蛇。如此一来,朕真是感到有些心力交瘁啊!”

黎王缓缓地向前走去,目光落在那摆满整个桌子、堆积得如同小山一般高的奏章之上时,心中不禁微微一动。

他转头看向坐在桌后的皇帝,抱拳行礼道:“皇兄,臣弟愿为您分忧。”

皇帝闻言,略微沉吟思索了片刻之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得到允许的黎王当即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奏章,轻轻翻开认真地阅读起来。

只见他眉头微皱,神情专注而又凝重,仿佛整个人都沉浸在了这字里行间所描述的事务之中。

凭借着其心思缜密和敏锐的洞察力,没过多久,黎王便从中发现了好几处存在问题或者不太妥当的地方。

他稍作停顿,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有条不紊地向皇帝阐述起自己对于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及相应的解决建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直静静聆听着黎王陈述的南渊帝脸上逐渐浮现出满意之色,待黎王讲完之后,忍不住开口称赞道:“子辰,咱们南渊有你,是黎民百姓之福,朕甚心安!有你辅佐治理江山,让朕省去了许多的烦心事。”

说罢,南渊帝看似不经意间却又意味深长地朝着黎王瞥了一眼。

紧接着,南渊帝话锋一转,问道:“朕听闻近日你一直在调查有关叶逸晨通敌一案之事。朕倒是有些好奇,你缘何会对这件事情如此上心呢?”

听到问话,黎王面色一正,沉声回答道:“回皇兄,臣弟之所以关注并着手调查此案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当初给叶逸晨定通敌之罪的时候实在显得有些仓促草率了,不经过审判便直接定罪入狱。要知道,叶逸晨虽然入朝为官时间不长,但他平素的品德操守却是得到了朝中众多大臣们一致认可的。而且还有不少官员曾私底下找到臣弟,纷纷恳请重新审查此案。”

第二点需要强调的是,叶逸晨所在的叶家,可是南渊的富商巨贾啊!想当年,叶家曾数次于国家危难之际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不仅使得军队粮饷得以稳定供应,更是果断切断了与北疆的铁器贸易往来,这一系列举措给北疆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也正因如此,咱们的国家才能逐渐摆脱动荡不安的局面,稍有安定之势。所以说,皇兄您务必要对此事彻查到底,如果草草了事,恐怕会让那些曾经为国尽心尽力的人感到心寒呐!

至于这第三点,则是出于臣弟的一点私心了。我对叶家小姐叶云舒可谓一见钟情,已下定决心非她不娶,若能将她迎娶进门成为我的王妃,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然而,若是她的娘家背负着通敌叛国这样的罪名,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因此,还望皇兄能够明察秋毫,还叶家一个清白。

南渊帝听后微微挑起眉毛,饶有兴致地问道:“哦?子辰,那你可有查到相关的证据来证明叶逸晨确实是遭人陷害呢?”

只见黎王恭恭敬敬地拱手作揖,回答道:“回皇兄,经过一番深入调查,臣弟已经完全查明真相。就在今日,臣弟已然成功将那陷害叶逸晨之人捉拿归案,并迅速展开审讯工作。最终,从那人口中获取到了一份详实的认罪口供。据其交代,那封所谓的通敌密信虽然的确出自叶逸晨之手,但实际上却是因为他受到了某种特殊药物的迷惑,导致神志不清之时才写下的这般书信。而那张至关重要的布防图实则是由这陷害之人暗中盗取所得。目前,此人已被臣弟擒获,并且也亲口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南渊帝听完这番话后,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之中,过了好一会儿,方才缓缓开口说道:“那么,除了这些之外,那人可还有其他的供述吗?”

黎王面色凝重地向前迈出一步,从怀中取出一份供状,呈递到南渊帝面前。

他目光如炬,坚定不移地说道:“皇兄,这份是那陷害叶逸晨之人的认罪供状,还望您能够明察秋毫,还叶逸晨一个清白之身。切不可让忠臣心寒!”

南渊帝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位言辞恳切的弟弟。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接过那份供状,展开一看。

待看完,将供状重新合上,缓缓地张开了口:“既然你都如此说了,那朕就答应你吧。”

听到皇兄松口应允,黎王连忙躬身拜谢:“皇兄圣明!”

就在这时,只见李福公公双手稳稳地端着一壶热气腾腾的茶水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