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有病不是坏事

牛项这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各种农业生产技巧,在田间的劳动中,牛项体格变的比学校强壮了许多,俨然是一个大小伙

牛晓贵一天天地忙碌着,一天比一天老了,觉得力气远不如从前。

有一天,牛晓贵赶集买盐,一个街上的熟人,见到牛晓贵就嚷着: “晓贵,你头发白了好多。”

其实牛晓贵和他也只是一年没见着,他这么一叫,牛晓贵才觉得自己是老了许多。回到家里,牛晓贵发现儿子粗壮了许多。

这么看着,一件事情迫切地摆在牛晓贵的眼前,儿子到了结婚的年龄了。

那一年,牛项十九岁了,村里人都说牛项心地善良,庄稼活好,长得好。牛晓贵找了好几个说媒的,媒婆子一口答应,可就没有下文,牛晓贵知道又是狗日的地主身份在作怪。

这样又过一年,经过牛晓贵的不断奔波,一个媒婆上门了,牛晓贵递烟端茶。

媒婆接过烟,接过茶,抽了烟,喝了茶,开腔了。媒婆说:“晓贵,你家条件,你我心里都明白,一般人家是不愿意和你家攀上亲戚的,我这里有一家,不要彩礼,女子能干,勤快,孝顺,啥都好。可惜了,小时候,发烧没来得及治,给烧成了哑巴,你觉得怎么样?要是觉得可以去看看。”

王晓贵想想说:“这我要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

他们说话时,牛项一直坐在旁边听着,

牛项问媒婆:“婶子,她除了哑巴,真像你说的那样好?”

媒婆把烟袋在桌角上磕磕,说:“我也是做善事,女子比你大一岁,家里父母也着急,四处托人说媒。”

牛晓贵问:“人是哪里的?”

媒人说:“你们认识,是教书的张老师家的。”

提到张老师,牛项立刻想到自己以前在书塾里读书的日子,那时候,牛项经常见到教室外边,有一个年纪比自己大一点女孩子,她整天默默地看着他们,不说话,以前,牛项认为她害羞,或者不愿意和他们玩耍。但是,看着她孤单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教师的渴望,牛项摸不明白。小孩子有时候记忆不好,事后,牛项很快把女孩就忘了。现在突然想起来,才知道,原来她不能说话。

牛晓贵说:“我们商量一下,明天给你准话怎样?”

牛项却说:“不用了,抽时间去看看。”

媒人听到牛项的话,哈哈地笑起来,说:“看这孩子懂事了,知道想女人了,晓贵哥有福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