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源海如渊

他开始将那些奔腾不息的灵力向丹田灵海内引导,如同百川入海,五脉压力顿松,但与此同时,灵海中掀起巨浪,整个丹田激荡不已。

王应墨满头大汗,眉头紧皱,随着东帝经运转速度越来越快,丹田灵海生生被他镇压而下,巨浪渐歇,但承受的压力却定没有变小,反而越来越大。

凝炼吸收灵力的过程不过是苦功夫,接下来才是突破灵胎境界最要紧也是最凶险的关头。

灵胎一境,便如其名,只有凝炼出灵胎雏形才能真正称得上步入此境界。

蜕凡境界人体五识通玄,不再拘泥于颅顶天庭,化而为灵觉,这才可以操纵吸收灵力强大自身。

而灵觉想要成长,亦需要灵力的相辅相成,才能循序渐进步步登高,否则灵觉无法强大,人体再强大也只能容纳一定数量的灵力,境界也就只会局限于道脉境也就是五州所称的蜕凡境。

因此灵觉也需要一个载体,一个可以帮助其成长的实体。

灵胎就是承载灵觉的实体,这需要将灵力反复锤炼到一个极其恐怖程度,才能做到。

灵胎不但需要承载灵觉,还需要镇压灵海,统管人身一切灵力流转——便如同心脏至于血液一般。

换而言之,灵胎便如人体第二大脑和第二心脏之集合,同时因其由灵力凝炼的特性,使其有远超心脏和大脑的承受力及强悍的生命力。

这样的生命力也会惠及修士本人。

所以凝炼灵胎最关键的步骤便是,灵觉沉寂归入源海,将源海中最精纯的灵力聚拢在一起,化作实体,再入主其中。

这便是最为矛盾的地方,还不曾灵胎承载的灵觉无疑是无比脆弱的,与此同时因为凝炼灵胎所需要的巨量灵力,在凝聚灵胎时必须保证源海中充斥的足够数量的灵力,这样数目的灵力远远超出了道脉境界,直逼灵胎境,因此源海会极不稳定,非常危险。

也就是说突破灵胎境便是要用人之最弱去搏人之最强。

这无异于火中取栗,甚至说是飞蛾扑火也不为过。

稍有不慎,那脆弱的灵觉便会被狂暴的灵力搅碎。

灵觉破碎,等若五识俱毁,神魂受损,动辄便是痴呆。

在源海充斥着远超自身修为的灵力的情况下变成痴呆,自然只有一个结果。

爆体而亡。

其中凶险,可见一斑。

王应墨能够顺利镇压源海中汹涌的灵力,得益于东帝经的神妙,作为王家当之无愧的根基,东帝经的强大远不止于此。

这样缔造了一个传承无数年的古老世家修行古经,价值不可衡量,其经文便是大道显化是天地至理。

如王应墨这般的世家子弟,且不论天赋如何资源如何,但此一部古经,也是天下人趋之若鹜却可望而不可得。

所以流离此界的他从来不曾自视过高,更不会骄傲自大。

此刻也是如此,即便有东帝经护身,他也断不敢有半点大意。

灵胎这道门槛前不是没有倒在此处的天才。

灵觉缓缓沉入源海,王应墨当即便感受到了源自四面八方的压力,这种压力不加诸于肉身,而是直达神魂,一时间便让王应墨感受到了一种撕裂般的头痛,无量灵力压迫之下灵觉如负万钧之力。

他只能生生抵住这样巨大的压力,开始引导灵觉深入源海。

只有灵觉触及源海之底,扎根丹田之时才能一步步炼化海量灵力,化而为灵胎,届时灵觉再入住其中,便算大功告成。

王应墨额头汗水密布,后背衣裳更是早已湿透。

委实是头痛的感觉实在过于强烈,甚至到了有些让人崩溃的底部。

王应墨只当人人突破都该如此,只顾着强忍痛苦,更加小心翼翼的引导灵觉向源海更深处而去。

他哪里知道,正常突破灵胎境界,虽然同样需要承受压力,但决计不会如他这般灵觉一入源海就头痛欲裂。

且灵觉触底的时间也大多不会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