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爱的阳光

真爱人生 林青昭 3210 字 1天前

世界是一本书,而不旅行的人们,只读它其中的一页。冲着奥古斯狄尼斯的这句话,决定今天出游。

旅行对我来说,是恢复青春活力的源泉。 ——安徒生

自然始终是一切美好的源泉,是一切艺术的范本。走进大自然就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诗情画意油然而生:看着前面拄着竹杖的游客,想到了李白的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想到了释志南的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又想到了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问前程山几重,平坡陡壁亦从容。

手牵知己不知倦,脚踏群峰是顶峰。

年轻人背着大书包手拉着我,走在上山的坡上,心里是那么的惬意,认识他这么长时间了,从来没有跟他单独出来游山玩水过,今天有点突破挑战自我的感觉,想把他放在阳光下,我一直鼓励自己:活在当下,不要想太多,好好享受大自然的所有美好。

“贞,你在想什么?”

“我在感受阳光下的美好!”

“你喝点水吗?”

“还不渴。”

“一会我们先到哪个景点?”

“我们走过这段陡坡,站在最高处可以总摄整个景区的建筑和风景,然后进“龙泉寺”先到大殿礼佛,洗涤洗涤心灵……不过这段陡坡可不短,很多游客走不了,想直接开车上去,那太危险了。我们出来旅游就是要劳其筋骨,敢于挑战自我,以前跟同事一起来,她们也想开车上坡,可我不敢坐,只能陪我爬坡……她们都说我好厉害,我跑得比她们快,练舞蹈筋骨好使,身轻如燕……但主要还是要靠意志力!我从小就这么看自己:命薄如丝,志比天高。”

年轻人看到我信誓旦旦,然后笑着说:“刚刚在下面望着这么长这么陡的坡,以为得背你上去呢!”我也笑着说:

“可别小瞧我,我跑给你看。”说完跑了几步,年轻人追上来拉住我:

“别跑!别跑!一会摔了会擦破皮的,你看水泥路这么粗糙,是为了防滑设计的,你的丝袜这么薄,轻轻摔下膝盖都会流血……”

我打量一下自己今天的装束,今天的裙子是短了点,刚到膝盖,是为了行走方便,平时一般都是长裙系地,因为腿太纤细不好现人,从小都没穿过长裤子配套之类的服装,只穿裙子。这么短的裙子摔倒了肯定护不住膝盖,但我故意打趣的说:

“你背包里有创可贴!”说完自转一圈提腿要跑,年轻人直接把我挡住揽身边,用手臂靠我肩膀上,想跑也跑不掉了,就这样两个人齐步一,二;一,二地慢慢往上走,中途只停下来喝几口水,就一鼓作气到达坡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游客们个个发出不一样的赞叹声。

站在高处,眺望群峰,宛若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群山的瑰伟和秀丽尽收眼底,太美了,我问年轻人:

“漂亮吧?”

“有雄奇之感!”

感觉就是仙境!我指着前边,你看远处山峦间林立构起的一座座宫殿般的建筑乍一看就像天宫,好像还有人走动:“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年轻人说:“要走过去肯定很远!”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我举起波浪式的手臂,对年轻人说:化作鸟儿一起颉颃吧!

我们边走边看,年轻人指着另一边高耸的山峰说:

“贞,你看那边山峰更陡峭,你敢尝试爬一下吗?”

“我可不敢!很少有人上去过。”

“有那么难吗?有没有人试过是什么感觉?”

“有人试过,他们说比登蜀道还难!”

“蜀道到底有多难我们也不知道!”

我知道:”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这是李白写的蜀道难。李白还因为《蜀道难》的诗稿让贺知章前辈看到,而得“谪仙”之美称呢!我上面引用的也是李白邀好友芦虚舟同游庐山写的《庐山谣》里的诗句,李白的游记写得太棒了,太有气势了,还有他的浪漫主义气息,沁人心脾,给人一种雄奇的美感享受!所以每每身临此等风景,头脑里自然浮现出很多他的诗句,把人带进美好的诗情画意里。

“贞,我正想着你头脑到底是什么材料做的?怎么能记这么多诗词呢!”

“特殊材料呗!专门藏诗词的材料。因为不止一个人这么问,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其实很简单:很多东西就是熟读多记,特别是从小就记好的东西会比较牢固,我对诗词歌赋比较喜欢,所以记得比较好,很多记忆都是有选择性的,不喜欢的东西就很难记牢。”

我们边走边看风景边聊天……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拐了多少弯,不知不觉已到了“大雄宝殿”殿外,停住脚步。

“贞,再喝一口水吧,你饿吗?”年轻人的水杯一直拿在手里,从那边走过来已经喝过三次水了,他知道我水量大。我说还不饿,一会礼完佛,我们再找地方坐下来吃东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进大雄宝殿吧!”

“好!进去。”

走进大殿,香烟缭绕,香气浓郁,游客聚集不少。首先,我跟年轻人拱手恭敬站立,表示对佛祖的尊敬和感激,随后点了三炷清香,礼毕。再观察周围,游客们在大殿里旋转着,围绕着四大天王拱手祈福,念念有词……我拉着年轻人来到东面,跟年轻人说:这里每一尊佛像都有他表法的意义,来佛堂不仅仅是为了拜佛祈福,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佛像本身的含义。我们一个一个来了解,先看这边:

第一是东方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持国里面最重要的含义就是“负责尽分”。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我们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什么身份,负担什么职责,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每一个人都能尽忠职守,这才能护持国家。

年轻人边听边点头,我看他很认真的样子,然后又继续说,你看:

持国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一种乐器,佛法上代表和谐。就是说尽责尽职要做得恰到好处,不能超过,也不能不及,这就是中庸之道。儒家讲中庸,佛家讲中道。就像琴弦一样,太紧了,容易断掉;太松了,弹不出声音,一定要调得恰到好处。就是说,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要守分寸,都要做到恰到好处,这就是它要表达的含义。

第二是南方增长天王。“增长”就是求进步;与时俱进,不进则退。儒家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在求进步;佛法讲精进,不但要进步,还要精纯,进步当中要守住精纯,这就是佛教。所以佛法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你不求进步也不行,整个社会都在进步,你落后了,就会被淘汰。所以我们在德行上要进步,智慧要增长,技能要进步,才艺也要进步,乃至于我们的生活品质也要天天往上提升。增长天王手上拿着的是宝剑,佛法上代表智慧之剑,能断烦恼。烦恼像丝、像乱麻一样,所以快刀才能斩乱麻,唯有智慧才能够把所有的烦杂事情,统统都解决掉,这就是它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