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举世觉醒

意太利罗马的梵蒂冈城,这里是天主教教廷所在地。

一幢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古老建筑内,一名身穿白色法袍的威严老人正安静的躺在一张宽大的石床上。

他双目紧闭,双手交叉合在腹部,胸口放着一本圣经,而脖颈处银白色十字架就躺在圣经的封面上。

这位老人正是天主教教廷第二百六十六任教皇弗朗西斯科教宗。他的教名称为方济各。

这位教皇是来自于南美洲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这也是天主教历史上唯一一位非欧洲人教皇。

一群红衣大主教正围绕在教皇的身边,各自手中都捧着一本圣经在唱诵着天主教的经文。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愿祢的国降临,

愿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

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祢的,直到永远。阿门”!

这些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大主教们,聚集于此诵读这篇天主经已经有七天了。

他们不停的重复着每一个字,不厌其烦的诵读着。

而教皇大人也在这张床上躺了七天,不曾下来过。

如果这一次教皇大人不再起来,那么他将永远都无法从这里站起来。而随着这位教皇的沉睡,天主教教廷将会永远不会再有教皇的诞生。

随着最后那声阿门的结束。空旷的教皇宫里面忽然传来了一阵恢宏的回音。

“万福玛利亚,你充满圣宠,主与你同在。你在妇女中受赞颂,你的亲子耶稣同受赞颂。天主圣母玛利亚,求你现在和我们临终时,为我们罪人祈求天主。阿们”!

这不知道什么人诵读的圣母经不停的在所有人的耳中萦绕着,回荡在空旷的教皇宫的大殿中。一遍又一遍的,不停的重复着。

人们愕然!

“天啦,这是我们的主显圣了吗”?这是此刻所有人心中的想法。

就在此时,躺在石床中央的方济各教皇身体忽然放出一阵虚影,接着,虚影开始来回的震荡。那震荡的波动和圣母经相互辉映着。

经久不息的梵音当中,弗朗西斯科教皇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那目光慈祥而坚定。而他萎缩褶皱的皮肤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那些褶皱一寸寸脱落,代替的是新生的皮肤,紧致,光滑,而目光也是放射出摄人的光芒。

“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随着弗朗西斯科教皇的话音刚落,一阵圣洁的光辉从他的身体荡漾开来,他的身体也慢慢离开石床悬浮在半空,由睡姿变为直立。他身前的圣经也跟随他的身体发出圣洁的神之光辉。

“神说要有光,于是世界都笼罩在光明之中”!又是一阵圣洁的光辉从弗朗西斯科教皇的身上散发出去,透过教皇宫殿将整个梵蒂冈都笼罩在里面。而路边所有的路人纷纷停住脚步,捧起手中的十字架开始祈祷起来。

倭国!日暮里。

在18世纪中叶前,这地方的名字一直是新掘,后来取其发音有“在此度过一天也不会厌倦的地方”之意,将其名字改成了现在的“日暮里”。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就提到了日暮里,因为日暮里是太阳即将落山的意思,所以“日暮里”令鲁迅想到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句诗。

联想到自己的祖国也危在旦夕,就好像太阳马上就要落山了,体现了鲁迅先生的思乡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