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人造卫星发射 (01)

“以后这样的机会还有很多。未来,我们可能会共同参与一些项目,或者联合进行一些技术研发。我甚至考虑过,将来把俄罗斯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邀请到绿山基地,共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我很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鲍德温点点头说道。

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研发出更多领先世界的科技成果,创造出更多令人惊叹的奇迹。

一大早,我们就起床了。简单地吃完早餐后,我们就开始为发射做准备。

今天是发射卫星的大日子。

在过去的一周里,鲍德温和他的团队,以及“贝加尔”团队的俄罗斯科学家们,几乎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地工作。

他们将组装好的人造卫星安装到SS-18“撒旦”火箭上后,又进行了多次模拟测试和检查。

雅茨克发射基地位于东西伯利亚的腹地,周围几十公里内都没有人烟。在这里发射卫星,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行动的隐秘性。

“天气情况怎么样?”

“目前一切正常。”

鲍德温回答道。

发射人造卫星,天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只是多云,问题不大,但如果遇到暴雨、闪电等恶劣天气,就只能推迟发射计划了。好在雅茨克基地附近的天气一直不错,今天也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

“SS-18‘撒旦’火箭正在加注燃料。”

发射控制中心里响起了工作人员的汇报声。

发射控制中心是雅茨克基地的核心区域,负责控制人造卫星的发射,所有指令都从这里发出。

但这里只是整个发射系统的指挥中枢,在基地的地下部分,还有很多工作人员在紧张地忙碌着。

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为SS-18“撒旦”火箭加注燃料。这项工作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非常危险。

SS-18“撒旦”火箭是迄今为止人类研制出的体积最大的洲际弹道导弹。

这种大型火箭通常使用液体燃料,主要是液氧和液氢。

氧气和氢气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态,但经过超低温冷冻后,就会变成液态,成为大型火箭的燃料。

这些液氧和液氢燃料通常储存在其他地方,等到火箭发射前才开始加注。

加注燃料的工作结束后,鲍德温和他的团队,以及“贝加尔”团队的科学家们,开始对火箭进行最后的检查。

“SS-18‘撒旦’火箭点火装置正常!”

“搭载的人造卫星系统检查完毕!”

“一级火箭助推器检查完毕!”

“二级火箭助推器检查完毕!”

“三级火箭助推器检查完毕!”

工作人员的汇报声此起彼伏。

火箭要摆脱地球引力,进入太空,至少需要达到每秒11公里的速度。

因此,即使是像SS-18“撒旦”火箭这样使用了液氧液氢燃料、配备了大推力发动机的火箭,也需要采用多级分离和点火的方式来加速。

SS-18“撒旦”火箭一共分为三级,每一级火箭的燃料耗尽后,就会在预定的高度快速分离。然后,下一级火箭点火,继续加速。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要将重达数吨的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就必须使用重达数百吨的燃料和多级火箭。

我相信,今天,这枚SS-18“撒旦”火箭一定会将我们的人造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而这颗人造卫星也将为我们提供前所未有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