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导致了很多的技艺失传了,有次机会不容易,说实话易立东自己都想去学了,奈何自己志不在此,而且也没有那么勤奋,做不了厨子,而且要让易立东熬三年甚至更多年,易立东自己可能撑不下来。
要知道据按照易立东所了解的学徒,一般都是三年,三年的时间可不好熬。
三年学徒的第1年,几乎就是勤杂工。伺候师傅,帮师娘带孩子,甚至师傅一家人吃喝拉撒,都是学徒要服务的内容,一般的都是这样,就是不知道现在新社会还是不是这样。
据说这是师傅为了考察徒弟的心性。因为任何时候人品都是第一位的,咱也不知道是不是。
在易立东看来这其实是一种磨练与选择,机会只给那些留到最后的人,谁能熬下来谁就可以接受传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之后的第二年第三年才是学手艺的开始,凡是学手艺的人,必定三年学成。学成后,要为他的老师服务3年,不取报酬。
这也是易立东不想学厨子的原因,就凭易立东的空间加上对未来的了解,做什么不能吃饭,要在厨子上面熬六年,想想都可怕,但是王小龙不一样,他是身无长物,如果不学个手艺以后长大了也只能选择体力活,有个学手艺的机会摆在面前肯定要抓住机会的。
按照易立东的规划,王小龙学习厨艺的三年正好是三年灾年,即使没有工资也是赚的。
即使在灾年易立东的粮食也完全可以养活他们,但是这样的话他们怎么奋斗,怎么弄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易立东也不可能一直养着他们的,最好还是要有一技之长,最起码要养活自己,包括易小春也是这样。
易立东可以适当的帮一下他们,但是不可能一直拿出粮食出来,这样既不合理,也不符合易立东的人设,他也没有理由能变出粮食来。
很快几人就来到了供销社,易立东直接要了十个窝头,让人用报纸包了一下,就让小春拿着回去了。
“就在这边买窝头就行,如果哪天我没有回来,你们就在这边买就行,小虎那里有钱,别老是喝粥,那玩意不抗饿”在回去的路上易立东对两人说道。
“知道了东哥”两人点了点头表示明白。